周播剧由规则成就的节奏感与感官刺激,是日播剧无法复刻的。
而日播剧的长叙事和创作思路的统一,也是周播剧很难实现的。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但如果打个比方就很清楚了。
周播有点像后世的网文,创作者必须追求节奏创造感官刺激。而日播剧则更像传统文学,写完整本之后再发表,徐徐道来去铺垫一个或深刻或动情的故事。
两者之间分不出优劣。
至于孙建怡,人家是研究政策的,要考虑的东西还要更深刻。
这让陆鸣泽很是不解,“我们的周播模式就算不比日播更优秀,但起码也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是对电视剧行业有利的!”
孙老应该是支持的吧?
对此,楚安没有做正面回答,而是突然问向童萌,“如果以后你再也签不到整部戏的角色,都是一两集的短合同,你愿意吗?”
童萌耸肩,“谁不想稳定?肯定不愿意啊!”
楚安再问,“如果十个人竞争陆导的周播剧角色,或者一个竞争对手都没有的新人导演的角色,你选哪个?”
童萌想都没想,“当然选陆导啊!他起码有经验,是大导演,这个角色抢得到,那戏拍得长的几率更大!而新人导演,就算没人竞争,拍个一两集,如果播不了,还得找下家。”
楚安第三次发问,但这次是对马兰,“如果你是观众,让你每次都只看一两集的故事,都没有接下来的续集,你会喜欢吗??”
马兰想都没想,“不喜欢!太痛苦了。”
一连三问,楚安不再问下去,转头看着陆鸣泽,“现在你还觉得,孙老会支持周播吗?”
陆鸣泽,“……”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而这些都是大家只看到周播剧的优势,但却容易忽视的周播剧弊端。
楚安,“周播确实容易出好剧,更容易赚钱,看似对行业很好。”
“但周播剧的本质,是最利于资本运作的模式,更是个赢家通吃的游戏!”
“至少在华夏,一旦开了这个口子,谁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众人,“……”
让楚安这么一说,莫名生出危机感。
陆鸣泽甚至汗都出来了,“照你这么一说,孙老来探班,不是什么好事儿!《最好的我们》很有可能成为周播剧的绝唱?”
却不想,楚安无声地摇了摇头,“孙老来探班是好事,起码他有所警觉之后,我们是最先接触,且有发声渠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