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有对汉武帝这位让他遭受奇耻大辱的帝王的复杂情感,更有作为史官,对如何记录这段“历史”的深深困惑。
天幕播放的内容,他自然是看到了。
“金屋藏雕……”司马迁喃喃自语,嘴角不由得抽搐了一下。
以他的学识和理性,自然不相信这种鬼话。但他又不能完全无视。
毕竟,那天幕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影响力巨大。而且,皇帝本人对此事的反应是如此激烈,甚至为此下达了各种禁令和彻查令。这些,都是无法抹去的历史事实。
那么,该如何下笔?
完全不记?那岂不是对如此轰动的事件视而不见?后人读史,发现这段时间关于皇帝的记录一片空白,或者语焉不详,岂不会怀疑史官有所隐瞒?这有违他“实录”的原则。
如实记录天幕内容?那更是找死!不仅会再次触怒龙颜,更重要的是,将这种荒诞不经的“伪史”写入正史,岂不是误导后世,让他司马迁一生的心血《史记》沦为笑柄?
在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隐晦地提一句?比如,在记录陈皇后被废黜的章节,加一句“时,上好猛禽,颇疏后宫”?
这个想法似乎比较稳妥。既提及了相关信息,又没有直接引用天幕的荒诞之言,还能为阿娇失宠提供一个(虽然可能是错误的)旁证。
但司马迁又觉得,这样做,似乎还是有些……不够坦荡。他仿佛能想象到,后世的读者在看到这句话时,可能会产生的各种联想和猜测,甚至可能比天幕本身的内容更加离谱。
他反复掂量着,手中的笔,提起又放下,放下又提起。墨汁在笔尖凝聚,又渐渐干涸。
最终,他长叹一口气,将那卷关于孝武皇帝的竹简,暂时放到了一边。
或许……有些事情,真的无法用文字来完全承载。或许……只能留给后人,去评说,去想象了。
但司马迁的选择,并不代表所有人的选择。
宫廷之内,或许有某个胆大的、或者对皇帝心怀怨怼的低级小吏,在自己的私人日记中,偷偷地将天幕播放的内容,以及宫中发生的各种啼笑皆非的事件,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宫廷之外,长安城中,那些好事之徒,那些喜欢猎奇的文人,更是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素材。
可能真的有人,会偷偷地撰写一本名为《汉武秘史之金屋神雕情缘》或者《长门宫怨别记:败给禽兽的日子》之类的野史笔记。这些笔记,或许文笔粗劣,或许充满了各种臆想和八卦,但它们却可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