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上芝麻后,这才进了空间小楼,打开电脑,查古法炼油。
炼油的方法很多,但程序基本上是一样的。
火炒,石碾,火蒸,包饼,排榨,槌撞……
这是木榨榨油,光看说明就能看到流的汗比出的油都多。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没有机械化,只能用人力代替。
好在她有机关术的功底,改进了一下榨油的工具。这样工作起来,也算是能事半功倍了。第2/2页)
宋锦绣跑了趟惠民医馆,人家的确有香油,但一听说她是用来吃,一翻脸不卖给她了。
当着她的面说:“我们也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好些药都需要拌芝麻油才有用,你还是去别处买吧。”
她刚转过身,还没走两步,身后就传来一句:“这哪来的败家子?吃麻油?也不怕拉肚子,哼!我可不敢卖给她,真拉死了,我还得担责任呢!”
宋锦绣无语望天。
吃几滴香油就能拉死人了?这还惠民医馆呢?危言耸听!
可是她随即就想明白了。
这里的老百姓,主食大部分都是高粱,菜也是以吃咸菜为主。
就原来的老宋家,也天天都是窝头咸菜高粱粥。
高粱本就涩,就是有了野菜,青菜,也是用来拌饭,要么蒸菜窝窝头。
大不了用盐一拌,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用油炒菜?
印象里真没有。
偶尔吃顿肉,也是肉菜一锅炖。
猪油炸一次丸子,那都得是过年。
宋家村还是属于比较富裕的村子,
而老宋家在村里又是数一数二的。
富户都这样,一般的人家更是不怎么见油星子了。
那这些人让她吃顿香油,肠胃不受,可不得拉肚子吗?
而且,这里的大夫给便秘的患者治疗,就是用香油和蜂蜜加上巴豆。
难怪那药童怕她拉死了。
想到这里,宋锦绣顿时心态平衡了。
李家医馆,没有看到小李大夫,听说是送他那个堂妹回京了。
老李大夫亲自见了她。
宋锦绣先拜托老李大夫帮着联系昆山书院院长,然后才提起芝麻油的事。
老李大夫很大方地给了她半小坛子。
只是这坛子很小,半小坛子,宋锦绣目测,顶多三两。
这还是她用兄长提炼出来的酒精换的。
出了李家医馆,宋锦绣就在想,这香油这么稀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