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一噎,真想给这小子两耳光,随即她就又听到苏墨道:“姨母还是回府吧,只管在家里等着,很快就会有人上门提亲的。”
对于大长公主的喋喋不休,长篇大论,苏墨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句话也没听到心里去。
小丫头一定是误会了,他着急去解释。
至于康宁,陈士归好不容易巴结上了大长公主府,他要不拿捏住这个机会,他就不是陈士归了。
苏墨躲开大长公主,接过苏奎递过来的缰绳,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大长公主却舒了口气,看着苏墨远去的背影,露出一抹阴谋得逞的微笑。
她就知道,只要生米煮成熟饭,这苏家军就跑不了了。
“回府,”
上了马车,心腹丫鬟问道:“殿下,镇国公说他请媒人提亲,那是不是陛下的赐婚圣旨也快到了?”
大长公主笑了笑,“赐不赐婚无所谓,只要康宁做了镇国公府的当家主母,这事就成了。”
回到公主府,她喝了口茶,就宣了府里的门客到书房议事。
如今兵权在望,得尽快促成大皇子的太子之位。
荫王之所以逼宫失败,一是他没有兵权强有力的支持。二就是他身边得用之人太少。
满朝堂都是陛下的人,他只凭着四句箴言和先皇遗旨,不失败才怪呢。
所以趁着荫王逼宫这次大朝廷换血的机会,她往御史台安插了几个人。
其实她瞄准的是户部右侍郎的位置,但是抢这个位置的人太多了,几方角逐之下,谁也没得到好,反而便宜了一个地方小官。
大长公主府偷偷养了三十多个门客,能进书房议事的只有七八人。
有人道:“自古立嫡立长,大皇子虽然不是嫡出,却占了个长字,自然要在长字上做文章。不妨让御史台先呼吁陛下立储,然后自然而然推出大皇子来,顺理成章。”
“对对对。”有人附和。第2/2页)
大长公主压了压心头火气,挤出一抹无奈的苦笑,“墨儿,是康宁哭着闹着要去找你,这孩子用情太深,姨母也是拗不过她才……
哎,孩子都是债。
不论是非对错,你要是有气就和姨母说,姨母都受着。
不过眼下,你俩的事全京城都传遍了,你这时候甩脸子,你考虑过康宁的感受吗?”
“你们真是不知所谓。”
这种事还传的人尽皆知?
苏墨更焦急了,那小丫头听到了,不知道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