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北方失守,百姓会更苦。
二者皆苦取其轻。
这时候。
在众人都又沉默的时候。
一直没怎么发言的严世蕃开口了:“陛下,臣想起来沈伯爵说的一句话。”
“他说过,一切物资上的不足,都是因为生产力不足。”
“沈伯爵年轻,他的想法总是天马行空却又能落实于民,说不定他就有冬天晒盐之法。”
“所以,要不我们问问工部?”
赵如风闻言微微皱眉:“严首辅,工部也不是万能的。”
严世蕃无奈道:“毕竟制盐是工部的事情,集思广益,总是好的。”
其实,严世蕃说这话的时候也很无奈,他也明白赵如风正在让沈浩淡化在朝堂的存在感。
他这个时候提起工部,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沈浩,赵如风肯定会担心所有人将沈浩当做希望去看待。
而且这么困难的问题,如果沈浩处理不好,可是有损沈浩的名誉。
但现在不是紧急状况,他也没别的办法,否则他也不会建议去问工部。
宣德帝闻言微微点头对身边海公公道:“大海,让工部尚书,工部侍郎,还有员外郎沈浩来御书房见驾。”
海公公赶忙去传口谕。
原本今天的事情是不需要工部出面的。
毕竟工部很少参与政治问题。
沈浩那又一心去搞床弩,很明显也不愿意来上朝,宣德帝也就没叫沈浩。
但如今涉及工部,也可以让工部来出一出主意。
工部。
沈浩和薛礼两人正在对全新的床弩进行安装实验。
此次沈浩复刻的是历史上出名的三弓床弩。
三弓床弩也称之为八牛弩,史书上记载,八牛弩需要三十名士兵才能拉开。
所以这种床弩对材料的要求极高。
可是偏偏大京皇朝有一种木头非常适合。
沈浩从见到那木头后,便沉迷其中。
至于拉弓的问题。
沈浩改进了三弓床弩上的绞轴,使得三弓床弩只需要两人便可拉开。
为了让三弓床弩更为坚固,沈浩此次不仅用上了铁,还用上了铜等一些金属。
就连弓弦都是先制作绞丝,之后再将绞丝搓在一起,做成弓弦。
原本这么一台三弓床弩,抛射极限是一千二百米,但在沈浩改进之下,会更远,沈浩预计会有一千五百米射程。
具体还要看当天风速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