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号强弱判断出大致的距离,一般三到五次引爆后就能将距离精确到十米误差以内。”
“而探空气球本身是一个信号反馈系统,可以在一定距离内根据信号反馈确认燧人系统的位置,这个距离比燧人系统本身要大了很多,接近一千公里。”
“大家都知道,由于异界传送的不确定性,我们没办法保证每一个燧人系统都间隔特定的距离,很有可能出现一定范围内散布了很多燧人,而另一个范围内却一台都没有。”
“这样很容易导致通讯网络出现漏洞或者无法联网。”
“通过这个“鸿雁”系统,他们能够很直白的了解附近的燧人分布情况。”
“更重要的是,”万院长继续补充道,““鸿雁”系统可以主动引导燧人系统的部署。”
“当战士们发现某个区域存在信号盲区时,可以通过发射“鸿雁”快速定位最近的燧人节点,并调整部署策略。”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众人盯着全息投影上不断闪烁的信号点,若有所思。
中枢微微颔首:“这个设计很有创意。不过,‘鸿雁’系统的生产成本和部署难度如何?”
万院长早有准备:“成本很低,主要材料都是现成的,探空气球可以批量生产,DRFM改造的爆炸物也不复杂,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很简单就做好了几千套“鸿雁”。”
“部署方面,单兵即可携带和投放,操作简单,只需简单培训。”
丁参谋长眼前一亮:“如果真如万院长所说,这玩意儿能极大提升燧人系统的组网效率!我建议立即投入实战测试。”
何部长也点头赞同:“我们可以抽调一些生产线,优先生产‘鸿雁’系统,配合燧人部署。”
“按照万院长的介绍,半天时间就能完成生产线改造,我们有信心将日产量很快提升到一万以上。”
中枢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就将‘鸿雁’系统列入优先生产序列,与燧人系统同步推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万院长,你们研究院尽快拿出一份详细的技术手册,供部队训练使用。”
“没问题!”万院长信心满满地应道。
“很好,那就立即行动起来,争取在今晚的穿越开始之前,将“鸿雁”系统分发下去!”
......
异界,燧人一号营地。
“李教官,这已经是第六批墨饕样本了。”孙启铭操控着无人机,将又一箱的墨饕往实验室的方向飞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