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借道大宁卫,朵颜三卫正整装待发;另一份来自忠勇卫,说南京城防图已被梅花卫篡改,聚宝门的火器实则是陷阱。春桃忽然推门而入,手中攥着从徐府搜出的密信:“小王爷,这是徐辉祖写给梅殷的,上面说‘时机已到,可举事’。”
信末盖着的正是宁国公主的私印。朱瞻膳忽然想起朱允炆的并蒂莲佩,摸出怀中的半块玉佩——那是方才在谨身殿外捡到的,与徐辉祖密信上的印泥纹路竟完全吻合。
“春桃,”他沉声下令,“备马,我们立刻去淮安。”
“可是皇太孙让您明日再出发……”
“等不到明日了,”朱瞻膳系上佩剑,“梅花卫的‘时机’,就是皇太孙装病的消息传到淮安之时。梅殷若起兵,南京将腹背受敌。”他忽然看向墙上的《大明舆图》,手指在淮安与南京之间的“盱眙”处点了点,“通知忠勇卫,在盱眙设伏,务必拦住梅殷的先头部队。”
寅时正刻,南京城门缓缓打开。朱瞻膳策马出城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春桃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方才在别邸看见的场景——朱瞻膳对着镜子,将素梅的黑色面纱塞进甲胄内衬。那一瞬间,她忽然明白,这个曾经的少年王爷,早已在乱世中蜕变成了能左右天下局势的棋手。
马蹄声惊醒了枝头的寒鸦,朱瞻膳摸出怀中的山河珏,珏上的刻纹与掌心的老茧渐渐重合。他知道,前方的淮安城将是新的战场,而他手中的半块并蒂莲佩,或许就是解开梅花卫最终阴谋的钥匙。当朝阳跃出地平线时,他忽然勒住马缰,回望南京城楼上的“大明”旗号——那旗帜在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个王朝的新生与阵痛。
“春桃,”他轻声道,“你说太祖爷在天之灵,会希望我们如何选择?”
“太祖爷希望大明长治久安,”春桃的声音坚定,“而小王爷,就是那个能让大明安定的人。”
朱瞻膳笑了笑,策马奔向朝阳。身后的南京城渐成剪影,而前方的征途,正等待着他用智慧与勇气去开辟。他知道,无论是燕藩还是朝廷,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棣,最终都将在历史的浪潮中接受检验,而他的使命,就是让这浪潮不至于决堤,让大明的根基,在风雨中依然稳固如磐。
(第八章完,全文共55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