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全部在赵国境内被俘被杀。
两日后,赵军大胜的消息传到代地。
此时,乐乘正高筑营垒,准备与燕军打持久战。
他有军五万,而燕军二十万,差距四倍。
野战打不过。
但只要他不出城,这些燕军能拿他如何?
二十万围城都围不住,消息都封锁不了。
乐乘骤然闻听鄗地大胜,立刻将这个消息通报全军。
赵军上下得知主力大胜,士气暴增,个个精神抖擞。
而同样知道了消息的燕军主将卿秦惶恐不安。
若他不能速战速决,不久之后,廉颇的大军肯定会赶来。
到时内外夹击,他必死无疑。
可他能立刻攻破代吗?
若说在知道鄗地打败消息之前,他还有三分把握,现在则是一分都没有了。
连他这个主将都打了退堂鼓,下面副将和分军将领以及燕国士卒们,又有哪个不退缩呢?
卿秦胆战心惊,下令连夜拔营撤退。
乐乘一直在城上紧密观察,昼夜安排人轮值。
还派出骑兵在外迂回,打探消息,及时传递。
两相验证、对比,就是在等待一个机会。
他得到的军令是守住代,现在,他不想守了。
他不可能让燕军安然撤退,他要钉死这二十万燕军!
这个时间点燕军气势大降,是最好打的时候,这是一支不思战的军队。
要是让这支燕军回到燕国,重整旗鼓,换上一个名将指挥,那就遭了。
六十万燕军是只剩下了二十万。
可赵军呢?赵军只有十三万啊!
这时候放走,到时候再来一场,赵军兵力还是劣势。
这支赵军攻城要是攻城,那好说。
他乐乘就和卿秦一直耗下去,等着赵军主力支援过来内外夹击。
要是想跑。
“追!”乐乘果断下令!
在发现燕军退却之际,赵军出城门,攻守之势易也!
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五万赵军尾随二十万燕军,追着屁股打。
赵国胡服骑射政策一直在,机动性比燕军高得多,燕军难以走脱。
乐乘就这么追追打打,竟然生擒了燕军主将卿秦,五万破二十万。
待廉颇赶到,发现卿秦二十万燕军已投降,心中对于乐乘的成见这才少了一些。
[做人差,打仗还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