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百七十八章:齐国,临淄,田单,(5 / 37)

外,挖筑人工护城壕沟,使之与淄河、系水相互沟通,形成了四面碧水绕城。

第2/2页)

“天然河流为护城河,比之人工开凿要好得多。

“大旱不干,久雨不漫。”

跟在公子成蟜身边行走的孔斌闻言,挑起眉毛,插了一句嘴:

“江河归海,水无穷也。

“大旱不干,确实如此,可久雨不漫……这又是如何为之呢?”

田单没有立刻应声,而是看向了公子成蟜。

这人谁啊?

公子成蟜略带一丝敬意地道:

“此为孔子六世孙,孔斌子也。”

田单闻言,肃然起敬:

“原来是孔斌子当面,单不识之,过也。”

田单敬佩的不仅是孔斌的学识,还有孔斌在魏国为相期间做过不少实事。

稷下先生多是理论派。

而孔斌不仅是理论派,更是实干派。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年代,由于传递信息多靠一双眼睛一张嘴,经常会出现名传天下而当面不识的情况。

“公言重了。”孔斌还礼,再次请教道:“还请公为斌解惑。”

孔斌在魏国当相邦的时候,居魏都大梁。

大梁的护城河是汴河,人工开挖。

由于河道挖的宽又深,所以汴河水流量巨多,不次于一般河流。

孔斌记得,汴河储水量大,在干旱的时候不会干涸。

但在雨水多的时候,涨水很猛。

有一次下了三天三夜大暴雨,河水全都漫了上来,差点流进大梁城。

汴河一条人工河都如此。

那系水、淄河这两条天然河在雨水多的时候就更应该漫上来才对。

诸子之一的孔斌子相问,田单倍感骄傲,开口详细解释道:

“我国修建临淄城的时候,先察看了地势。

“然后根据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在修建城池时周密设计安排了排水道口。

“这些排水道口能够及时排泄自然降水、城内生活废水,多余的水会全都流向山林。”

孔斌颔首:

“原来如此。”

田单见孔斌反应平平淡淡,还以为其不相信。

不想让孔斌觉得自己的夸浮的老将轻咳一声,沉声说道:

“临淄有外城、宫城。

“两城共设有三大排水渠道,四处排水道口。

“一排水渠道在宫城西北部宫殿区中心,全长三百余四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