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二百零四章:少年下聊城,名声落燕臣(1 / 37)

【具有这三种情况的人,国君不用他作臣子,而乡亲们不会跟他来往。】

【当初假使管子长期囚禁死在牢狱而不能返回齐国,那么也不免落个行为耻辱的卑贱名声。】

【连奴卑和他同名都感到羞耻,何况社会上的舆论呢。】

【所以管仲不因为身在牢狱感到耻辱,却以天下不能太平感到耻辱。不以未能随公子纠去死感到耻辱,却以不能在诸侯中显扬威名感到耻辱。】

【因此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却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他的名声比天下任何人都高,光辉照耀着邻国。】

【曹沫作为鲁国的将领,多次打仗多次失败,丢掉了五百里的土地。】

【当初假使曹沫不反复仔细地考虑,仓促计议就刎颈自杀。那么,也不免落个被擒败将的丑名了。】

【曹沫不顾多次战败的耻辱,回来和鲁君计议。】

【在齐桓公大会天下诸侯时。】*

【曹沫凭借一把短剑,在坛台上逼近齐桓公心窝。】

【其脸色不变,谈吐从容。】

【多次战败丢掉的土地,只此一次便都收回来,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

【使鲁国的威名在吴、越之上。】

【像这二位志士,都是不顾全小的名节和廉耻,才得以得到大的名声和功业。】

【一死了之,身亡名灭,功业亦不能建立,这不是聪明的做法。】

【摒弃一时的愤怒,树立终身的威名。】

【放弃一时的愤怒,奠定世代的功业。】

【二计选其一,都能使君的功业和三皇五帝的功业争相流传,名声和天地共存。】

【再次请君审慎,认真思考,选择其一。】

老将剧辛放下最后一卷竹简,重新拿起第一卷竹简。

他循回往复,看了六遍,老泪纵横:

“我和燕王之间已有嫌隙。

“以燕王心性,我回到燕国的那一日,就是我全族老小都被杀的日子,第一计不成。

“没有粮草援军支援,我为了守城吃聊城人的肉,把他们的骨头用来烧火。

“我若是投靠齐国,除非聊城人不是齐人。

“否则,以礼仪廉耻治国的齐国,怎么会容纳杀了这么多聊城人的我呢?第二计也不成。

“可若是继续坚守,聊城内的粮早绝。

“就算是齐国不以全国兵力相攻,我也支撑不了几个月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