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形,比外界看到的,其实还要恶劣。
最明显的就是,随着张軏的死,英国公府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权力交割,让任礼代替英国公府,暂时执掌中军都督府的实权。
与此同时,在太上皇一党的内部,张輗也开始被冷落,打压,前段时间,焦敬明里暗里对他的逼迫,就是实证。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变的道理。
若非如此,凭两府之前不冷不热的关系,张輗也未必就会愿意跟朱仪结下这门亲事。
念头至此,朱仪不得不承认,杨杰这个人年纪轻轻,但是,对世情的洞察,却比很多人都要深刻的多。
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之间的这桩亲事,可不就是他口中所说的,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就要给别人带来好处吗?
成国公府希望借英国公府之手,稳住在勋贵当中摇摇欲坠的地位,而英国公府这边,则是希望通过拉拢成国公府,加强自己在太上皇一党中的话语权。
二者各有所求,各取所需,这桩亲事的促成,对双方都有好处。
到了这个地步,朱仪终于开始将精力从杨杰这个人,真正的转向了他所说的事情。
事实上,直到刚刚为止,朱仪之所以没有真正动手赶人,都只是因为,他对杨杰保持着好奇心,想要知道,这个世家子到底能够做到何等的地步。
结果,自然是超乎他的意料的,杨杰的表现,一次次的刷新了朱仪的认知,但是,这也仅仅是对这个人感兴趣而已,对于杨杰所说的‘扳倒宁远侯府’的事情,朱仪是从未考虑的。
但是现在,他必须得说,杨杰,的确有几分本领!
这个思路,是朱仪以前从未想过的。
其实很早之前,朱仪就清楚,对于任礼这个人,英国公府那边是多有轻视的,没别的原因,无非是老牌世家的自矜而已。
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张軏出京,被杀,英国公府的地位面临被动摇的风险,张輗也不得不扶持任礼上位。
可实际上,真要说他们之间交情多深,确实未必。
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机会拿回权柄,英国公府必然会毫不犹豫的抛弃任礼。
这其实就是杨杰所说的,拿回爵位的机会!
张輗之所以没有办法像张軏一样,掌握张辅留下的遗留势力,是因为他身上没有任何的战功,所以能力上不受认可。
这是他的硬伤!
但是,如果任礼倒了,那么,无可奈何之下,这种硬伤,也是有变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