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用言语挤兑天子,要厚赏春猎拔得头筹之人的时候,也还算是一个退位的太上皇可以做的事。
但是,当朱仪跳出来,一番慷慨陈词表忠心,然后将话题引向东宫之后,太上皇就面临着一个两难的抉择。
一是默不作声,然后将此事放过,二是自己站出来顺水推舟,重提备设幼军之事。
事实证明,太上皇选的是后者。
所以事实上,幼军,就是一个诱饵!
一个,让太上皇在文武群臣面前,彻底暴露自己干政意图的诱饵。
应该说,这个时机相当的不好找。
太上皇不傻,从他入京之后,对禅让大典,以及其他诸事的配合度,就可以看出,在迤北一年,这位太上皇成长了许多。
说起来,这或许还跟舒良在宣府的所作所为有关,那一次的闹剧,彻彻底底的让这位太上皇,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所以,想要让他自己撕下那层‘安居南宫’的假面,就得抛出一个足够有诱惑力的饵。
东宫幼军,既可以拉拢勋贵,又可以保护太子,说不定还能……对于太上皇来说,可谓是一个极大的诱惑。
但是,也恰恰因为它如此关键,所以,这个饵要抛出去,却不能真的被咬走。
于是,便有了朱小公爷的一番‘铁血忠心’。
舒良相信,此次之后,朱仪就会成为太上皇真正的心腹,不管他之前受到过怎样的怀疑,都将被彻底打消。
与此同时,作为在朝堂上,继任礼之后的第二个‘明目张胆’的表明自己站定南宫立场的臣子,他之后在太上皇一党中的地位,也必将节节攀升,成为最具话语权的人之一。
更重要的是,朱仪在朝堂上,其实变相成为了太上皇的代言人。
这层身份,对于天子来说,远比其他要重要的多。
当然,坏处也有!
就像杨洪被试探一样,朱仪作为太上皇干预朝政的‘工具’,日后在朝堂上受到的责难,必然不会少。
不过,舒良相信,化解这些对于天子来说,不会是难事……
“好了,你退下吧,小心行事。”
看得出来,天子的心情还不错,听完了禀报,一挥手,便让舒良退下。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原本守在外间的怀恩却轻轻走了进来,在门口站定。
见此状况,朱祁钰有些疑惑,但还是一招手,道。
“出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