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总是用某本奏疏当中看到,某个大臣进谏这样的方式,把这些看法说出来。
宗室改革,最大的难处,其实就在于,谁来否认这些祖训,都是不合适的,除非……
“陛下,臣以为,此事干系重大,不过既是宗室之事,或可令天下宗亲共议谏言,宗亲皆朱家子孙,自会以社稷朝廷为重。”
幽怨的看了胡濙一眼,尽管心里不愿意,但是,在天子的注视下,朱徽煣还是老老实实的开口道。
说白了,这件事情天子提不合适,大臣们提,也容易招来反弹,唯一能够提出来的,其实就是宗室自己。
因为这些宗室是享受特权的本身,所以,如果他们为了解决朝廷的困难,减轻朝廷的压力,“自愿”放弃特权,拒领禄米,那就不能称之为违背祖制了。
这就跟分家产一样,老祖宗留给你了一大堆家产,别人要抢,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如果你自己高风亮节,不想要了,那倒是不是不可以。
当然,宗室问题没这么简单,但是,由宗亲自己提出来,难度的确会小很多。
要知道,要真是按照祖制,那么藩王还可插手地方政务,甚至塞王还可干预军政,可如今呢?这些权力如何失掉的?
答案当然是,诸王‘自愿’放弃的。
反正,肯定不是被太宗皇帝明里暗里逼迫的……
事实上,这恐怕也正是天子找他过来的目的。
这个大宗正,可不好当哟!
“如此也好,刚好如今各家宗室,都有子弟在京读书,叔祖回到宗学之后,可以命他们去一封家信,询问此事,毕竟这是宗务,叔祖操持便是。”
改革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朱祁钰心里着急,但是,饭也得一口一口吃,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鸡飞蛋打。
所以,虽然方向已经定下,甚至具体的措施,朱祁钰已经大致有数,但是,真的动起来,他还是比较谨慎的。
这一点,也让朱徽煣放心了不少。
他最担心的就是,天子心浮气躁,强压着他要推行这些措施。
如此一来,若是诸王的逆反心理太强,闹出事端来,最终承受压力的,还是他这个大宗正。
别看如今诸王好似势弱,但是闹腾起来,可也不是好相与的。
朱徽煣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这帮人成事未必行,但是闹事可是个顶个的,有些胆子大的,便是天子的圣旨,也未必就真的放在眼中。
就如伊王,要不是天子数次降旨,直接将他叫来了京师,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