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章:群起而攻之(2 / 5)

争,其他派系的大臣,并不方便插手。

但即便如此,对内阁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自从之前江渊和朱鉴联手挤兑俞士悦不成之后,他就转投了王翺的门下。

有这位首辅大人撑场面,江阁老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拿捏的。

而除了江渊之外,张敏虽然向来在内阁当中的存在感不强,但是,他是个实干型的人才。

内阁五个大臣,王翺,朱鉴是以功拔擢,外官入京,俞士悦是从大理寺转调而来,江渊虽然是从刑部侍郎迁升内阁,但是,他属于清流一脉,是从翰林院转调到的六部,并没有地方经历。

这么些个人当中,唯有张敏,是正正经经的从七品知县做起,一步步脚踏实地的擢迁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然后在匠户改制中得了天子赏识,被擢入了内阁当中。

这样扎实的政绩资历,再加上张敏在朝中素来脾气颇好,所以,他在朝中的声誉一直不错。

尤其是在进到内阁之后,无论是王翺,俞士悦,还是江渊,朱鉴,都因为在各种各样的原因闹出过幺蛾子,只有张敏,虽然和俞士悦这个次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却一直安安分分的,没闹出过什么麻烦。

这样的人,看着好欺负,但是,实际上是最不好欺负的。

因为一但将矛头对准了他,所有人都会觉得,你是在欺负老实人。

朝廷当中固然有许多争权夺利的,可也少不了张敏这样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杜宁把他给一块打下去,很容易引起朝堂众臣的反感。

至于朱鉴,虽然因为之前和俞士悦的斗争当中落败,甚至因为谋求太子府詹事的事情,而落得声名狼藉。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人家朱阁老,身上毕竟背着一个孤身出使,营救太上皇的功劳。

更不要提,很多人其实都在猜测,朱鉴的背后,其实就是太上皇在暗中支持。

这几个人,一个就已经不好对付了,更不要提,杜宁一下子要对付三个。

哦,对了,这还不止,虽然杜宁将主要责任推到了内阁三人的身上,可也没忘了其他几个侍郎的责任。

这些个侍郎,虽然有所转调,但是,基本都没怎么动,在朝中也算是有分量有人脉的人物,他们的身后,或近或远的,也站着几个七卿重臣。

这些人要是联合起来,杜寺卿这回,算是把大半个朝堂都给得罪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当杜宁的话音落下之后,朝堂上的那七卿大臣,包括内阁王翺在内,都将目光投向了杜宁的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