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倾向于觉得,他们是想要求得好处,并不是真的想要大明交出杨杰,但是,他们迟迟不肯提出条件,确实是一桩奇怪的事,当然,也有可能是他们觉得时机不到。”
“至于各部落联合上,之前我们便猜测过,这背后可能有瓦剌的影子,只是不知道,也先究竟用了什么样的计策,又对他们承诺了什么,所以目前来看,本侯还是觉得,应该先探明这些部落到底想要什么,如此才能有的放矢。”
“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金濂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多说,只是道。
“朝廷那边,刚刚来了公文,传命诸边,严加防范,不可令虏贼有可乘之机,这段时间,城中防务,还需杨侯多多操心。”
“应该的!”
杨洪见状,也就顺势站了起来,道。
“这么晚了,打扰金尚书休息了,没有旁的事,本侯就先回去了。”
”杨侯稍待……”
金濂同样起身相送,二人各行一礼,便要告辞。
然而,就在杨洪转身想要离开的时候,金濂却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一样,道。
“还有一桩事,近段时间以来,边境各处逃役严重,如今边境局势紧张,本官已经向朝廷上奏,希望陛下能够允准,令有罪,逃役之人进入官军当中,准其戴罪立功,若有人能够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可以考虑功过相抵。”
话音落下,杨洪的身子僵了僵,随后,他转过身看着金濂,目光复杂,片刻之后,杨洪轻叹一声,抱拳再行一礼,道。
“多谢金尚书。”
金濂没有多说,只是默默地回礼,随后,二人便各自散去了。
目送着杨洪离开了驿站,金濂却并没有回去继续安歇,而是来到廊下,望着天空中的月色,久久无言。
直到不知道过了多久,夜凉如水,寒露渐起,外头忽然有人来禀报道。
“尚书大人,刚刚城门处来报,有一小队人马出城了。”
“我知道了……”
听到这个消息,金濂深深的望了一眼城外,随后,他转身回到房中,提笔写了一份密信,仔细的用蜡封之后,递给了旁边的人,道。
“和往常一样,八百里加急,送宫中!”
…………
与此同时,英国公府中。
张輗和朱仪相对而坐,可以看得出来,张輗的情绪还不错,道。
“果然不出国公爷所料,这次天子的这出戏,演的还真是不错,如今,朝野上下都在议论,觉得此事尚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