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六十五章:教太子(2 / 6)

很快,俞士悦的目光,就落在了前头的太子身上。

天子的这句话问的随意,但是,这话对于如今的太子来说,要答却不好答。

这个道理其实也简单,就像刚刚俞士悦为什么要「劝」皇帝不要那么严苛一样,有些时候,表面上顺着皇帝,并不是真的顺着皇帝。

固安公主一向受宠,虽然犯了错,但是,天子如此教训,心里必然也心疼的很。

这个时候,外人再去说皇帝罚的理所应当,说小树不修不直溜,皇帝不在心里记你一笔才怪。

这道理并不难懂,但是,这种人情世故,对于现在的太子来说,显然不是应该知道的内容。

就算抛开这个不提,处罚固安公主,是皇帝所为,但是,说皇帝太过严厉,是俞士悦所言。

一为君父,一为师长,赞同哪个,反对哪个,都很容易引发非议,当然,也更不能含糊其辞,不然的话,会被视为没有担当。

再延伸了想,犯错的事固安公主,和太子虽非嫡亲兄妹,但是,在如今的天家关系下,却理当视

同嫡亲妹妹。

太子若过分批评固安公主之过,则易被人议论冷血无情,若回护固安公主,则易被人指责是非不分。

总之,坐在储君的位置上,受万众瞩目,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想要做到尽善尽美,需要极高的政治功力。

当然,俞士悦很清楚,以太子殿下的年纪和阅历,不可能想得到这么多,他也没指望太子能够应对的完美无缺。

太子既然出阁,那么,迟早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躲是躲不掉的,东宫之设,便是为此。

既是储君,那么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只要应对不当,就会引发朝野关注,这个时候,就该是东宫起作用的时候了。

事实上,天子的问题虽然问的不好答,但是从俞士悦的角度出发,无论太子做出何种应对,他都有信心,能够应对朝野上下的议论乃至是弹劾。

如今太子年纪尚幼,这就是最好的一道挡箭牌。

相比较担心太子的应对,俞士悦更担心的还是最初的问题……

天子到底想做什么?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考验,用意是在太子身上,还是在外朝的身上?

又或者,兼而有之?

俞士悦心中的念头百转,这边朱见深便已经答了话。

如同俞士悦所料,朱见深毕竟还小,哪怕是从册封太子开始教育,也最多只能教会他表面上的仪态稳重,但是才学和政治能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