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边境官军风气可正,屯戍恢复,边军战力必会渐起,加之如今草原内乱,数十年内,我边境可以安稳,此先生之功也!」阑
这话可谓极尽褒奖,听着自然是舒服,但是,金廉又岂敢就这么受着,连忙上前道。
「臣惶恐,此陛下英明决断,朝廷上下一心之故,臣不敢居功。」
「陛下明鉴,如今军屯田土虽然收回朝廷,但是,后续事务仍不可放松。」
虽然说花花轿子众人抬,但是,正事还是要说的。
神色变得微微肃然,金廉道。….
「此次臣巡边境,眼见各地将官,往往勾结地方仕绅,欺压百姓,买卖民田,此次朝廷整饬,臣奉圣旨,已拿下一批情节严重的将官,但是,终究并非治本之策。」
「此次整饬军屯,按照兵部章程,为防佃户骤失田土,而起民怨,故而,朝廷虽然收归,却未全面转入军屯,臣离边境时,已经发现有少数仕绅试图收买佃户,以图其利。」阑
「朝廷耗费如此精力物力,终于清丈清楚,若无后续措施,恐数年之内,军屯将再度崩坏,故而臣以为当此之时,如何保障军屯能为朝廷所用,为重中之重!」
听了这话,朱祁玉也收敛了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金廉所说对,虽然说经历了土木一役,但是,大明立国至今,至少对内来说,控制力还是很强的。
所以,这个时候清丈私垦田,整饬军屯,并不算是太大的难事,只要朱祁玉这个皇帝决心够强,愿意给予兵部,刑部,都察院等衙门足够的支持,在执行上并不算难。
如果说,这道政令要是放在隆万之际,想要推行,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了,以张居正改革为例,就算不谈他为了改革所做的种种积淀和准备,单说改革本身,他就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而且,到了最后,也未能功成。
这中间的原因复杂之极,但是归根结底,一是因为时间越久,各地的乡绅官员利益勾连越深,势力越根深蒂固,二是因为,朝廷内部问题丛生,对地方的控制力渐渐薄弱,一增一减之下,想要改革,必然是难上加难。
所以,虽然这次收回了这么多的军屯田土,而且只花了仅仅一年的时间,但是,这并不代表,朱祁玉的能力有多强。阑
相反的,这个时候更应该
担心的,是后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清丈田土,赎买划归回军屯,只是第一步,只要决心够强,并不难做到。
真正困难的,是如何让军屯恢复正常的运转,或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