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每个人都安生不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朝中一直都有传言,说这次大计,刑部也要参与,这可是往年历次都未曾出现的事。
朝堂之上掀起一阵议论,但是,天子的决断却很快,金口玉音一个准字,便算是将此事敲定了。
不过这也正常,大计之事,既然能够传出流言,说明私底下已经议定过了,所以这次朝上,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对群臣宣布而已。
当然,这份奏疏,只是初步确定了大计的时间和范围,至于具体的章程,不是一两天能够确定下来的,后续吏部肯定会再次更定详细的细节。噟
大计的奏疏,虽然引起了颇多议论,但是,也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毕竟,虽然此事牵连颇多,可并非直接关系到在场的这些人。
不过,这件事情确定下来,也引起了很多大臣的心思,大计若起,都察院迟迟空置的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等职必定要增补起来,若是按照传言,此次刑部也要参与的话,那么,大理寺卿一职,只怕也不会再继续空着了。
相对于大计来说,这些事情,只怕才是他们更关心的。
众人心思纷乱之际,吏部已然退下,紧接着刑部上前,将如今刑部大牢当中关押的许多案犯情况做了禀奏。
「……指挥佥事谢翔,暴起伤人,私动官军意图谋杀钦差大臣,被臣请王命旗牌,当场格杀,后查实,谢翔侵田三百二十五顷,迫死官军六十三人,除此之外,有冒功,冒饷,滥杀百姓等罪,经对其属下刘青,李琦审讯,证据确凿,刑部判抄没家产,其族流放戍边……」
「……参将胡勇,役使官军私垦田地一百五十二顷,被抓后拒不认罪,后查实,其人曾贿赂冒功,迫死官军三十一人,兼有强抢民女,私设刑堂杖死无辜百姓等罪,刑部判秋决,家产抄没,其族流放戍边……」
「……副将刘钦……千户李铭……把总王力……」噟
和吏部简单的奏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部金尚书的奏疏详尽无比,伴着他老人家平淡的声音,一个个边将的命运被敲定下来。
一众大臣在旁听着,心思不由有些飘远,虽然说,这些边将的罪行早就已经被查了个差不多,但是,毕竟涉及人数众多,而且,其中还有几个三品,四品的武将,也算得上举足轻重了。
刑部这次的速度这么快,堪称快刀斩乱麻,看来金尚书是下了大功夫了,而且,仔细听去,这些人的罪行有轻有重,判罚各有不同,但是却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产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