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的意思了。
然而,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天子只是稍一沉吟,便道。
“伊王叔祖能有此心,朕甚是欣慰,的确,不管在封地还是在京,都是为社稷效力,叔祖既然有心回归封地,为国家藩屏,朕自然无有不准之理。”
啊这……
惊喜来的有点快,让伊王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
想也知道,礼部既然上了这道奏疏,肯定是摸清了天子的脉搏,所以,伊王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会被天子捧上一捧,碰个软钉子回来,要么就是干脆训斥一顿的准备。
可谁曾想,天子竟然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
不过,也只是片刻,伊王就抛下其他的想法,连忙躬身道。
“谢陛下体恤,请陛下放心,臣此番回到封地之后,一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谨守本分,藩屏社稷,为朝廷效力。”
不管是为什么,反正天子金口玉言已经说出来了,这个时候,伊王要做的就是表忠心,打包票,把天子哄高兴了。
至于以后回到封地到底怎么样,嗐……
这话原本就是例行公事,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天子却往前俯了俯身子,道。
“叔祖所言甚合朕意,只是不知,叔祖回到封地之后,打算如何藩屏社稷呢?”
这……
伊王被问的有些发愣,啥叫怎么藩屏社稷?
他就是说说客气话而已,这陛下这么问是啥意思?
不仅是伊王,一旁的周王和鲁王闻听此言,也感到有些意外。
这话如果是放在洪武年间,倒是正常,放在永乐年间,他们也勉强能够说出来应付几句。
毕竟,那个时候的藩王,对地方的民政,税收,甚至是官员的考核任免,都有很大的话语权,除此之外,藩王镇守一方,各有属于自己的护卫军,地方如有叛乱,也可调兵镇压,说是真真正正的屏护一方,毫不为过。
甚至于,如果是边境的塞王,权力更大,除了自家王府的护卫军外,还可以调动当地的驻军,若遇紧急状况,甚至可以节制当地一切军政大事。
但是,这毕竟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
说句不客气的,如今的各地宗室,上有皇明祖训管着,下有历代先皇左一道右一道的旨意锁着,稍微干点出格的事,地方官和御史们第二天就能往朝廷递奏本。
在出城游猎都能被弹劾的年代,所谓藩屏社稷,其实最多也就是杵在封地里头彰显一下存在感,让大家都知道,这还是朱家天下罢了,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