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未必能保住你,但那些读书人却可以。”叶原先神色肃穆:“读书人手里没有刀枪,但他们很多时候却比刀枪更加可怕。旁的不说,光说本朝,我大明皇帝杀的读书人可不少。可怎么就杀不完呢?这些文人根本不怕死,上书一个接一个,纵然知道很可能会死。魏逆猖獗时代,也依然对读书人敬畏三分。为什么?因为一旦他们认准了一个事,便绝不放弃,就算皇上认定了也要接二连三上书,非逼得皇上低头认错不可......”
丁碧月有些惊讶,忍不住茬口问道:“皇上还能低头认错?”
“这又有何希奇?”叶原先大是不以为然:“皇上的刀可以杀得了多少人?一百个?一千个?可他杀不了全天下的读书人。杀了前面一批,后面一批蜂涌而来,只要你皇上不肯认错,不肯改变自己想法,那些读书人是绝对不肯善罢甘休的。所以皇上杀了领兵大将军丝毫不怕,怕的却是得罪了读书人,尤其是那些士子们的领袖啊......”
丁云毅默默点头,叶原先说的一点也都没有错。
汉人的治天下思维,是牧天下,虽同样有杀戮,但有着相对成熟的运行思路。也明白休养生息的道理。这不是鞑子可以比的。汉人精英文人阶层延续了传统的天下治的思想。文人精神在,华夏正统则在!皇帝可以杀很多文人个体,但却杀不了汉人的治世理念。
以皇帝为代表的“行”,和以文人精英为代表的“劝”,这样交织发展下去,说不定真可以发展大明的君主立宪内阁,
而后来的满清,文人的精气神已经被彻底阉割,万马齐喑,这比杀多少数量的人要可怕得多。
乾隆朝,当西方的狄德罗编出《大百科全书》时,纪晓岚也整出了一份皇家的装饰品,《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成毁掉的汉家经典远远超过了它收集的本身。对文明的推动力更是为零。和同时期的西方相对,已经被远远地甩了几条街。
明朝时,皇帝对士子阶层是既爱又怕。爱的是他们对大明朝忠心耿耿,是可以依赖的力量,怕的却是他们对自己的反对之声。
诚如叶原先说的那样,一旦当天下的读书人都集中起来反对一件事情的时候,皇帝是害怕的,甚至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这些读书人不怕死,杀不怕!
叶原先的话,给丁云毅开启了另一条保护自己的思路。
可是,如何才能达到叶原先所说的那样?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站在自己这一边?这看起来似乎太困难了。
丁云毅在那想了一会:“姐夫,我的妻子是邓家之女,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