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活二十万灾民之命,也到处急需银子。这份心意,可当真是难能可贵了......”
说到这,转向了丁云毅:“丁总镇,请受张溥一拜!”
“不,不,先生不可!”丁云毅急忙道。
不想张溥却正色道:“我这一拜,不是为我自己拜的,而是为普天下的读书人拜的。丁总镇且站着不动!”
丁云毅无奈,只能站在那里受了张溥一拜。
那些大儒士子瞬间便轰动起来,这还了得,天下读书人的领袖张溥,竟然真的给丁云毅拜了。
在他们的心里,丁云毅这个武烈伯的分量,是没有张溥重的,但张溥这么一来,却在无形中把丁云毅的身份,在这些人的心里抬到了一个很重的位置。
几个张溥门下抬来一块用红布蒙着的牌匾,张溥道:“丁总镇,邓黄堂,请。”
丁云毅和邓牧之本来就是来为江南书院落成礼揭幕的,当下也不客气,一人一边,揭开了那块大红布。
顿时,张溥亲笔书写的四个大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江南书院!
瞬间鼓乐齐鸣,爆竹声大作,这江南书院的落成礼便也算是成了。
而这一次对于丁云毅来说,他最大的收获,便是通过张溥,再次提高了自己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
这一天一过,全天下的读书人便再也没有人不认得丁云毅了。
张溥大摆宴席,这些宴席的银子,却是苏州知府邓牧之拿出来的。
丁云毅在这里官最大,再三推让之后,还是被请到了上首,柳如是坐在他的身边。丁云毅忽然笑着对邓牧之道:
“邓黄堂,说起来我还欠着你银子呢。”
邓牧之一怔,没有明白他的意思,只听丁云毅笑道:“可有灾民前来索取吃的?”
邓牧之顿时笑了起来:“不说还好,说起来那次我真被吓了一跳。那天一大早,刚开城门,忽然见到城外成千上万的难民,好家伙,密密麻麻的看不到头那,城门官赶紧关了城门,来向我汇报,我当流寇又来了,赶紧带着人去了城门那。谁想到我才出现,那些难民便齐声大喊,说什么是丁云毅让他们来找我要吃的。我起先还不信,斥骂他们如何敢直呼你的名字,后来看到了你亲笔写的信,这才知道果然是你让他们来的......”
丁云毅叹息一身:“苏州地方富裕,但中原之地却难得很。我实在没有办法,要让他们活着到台湾,便只有先来苏州找你。这次邓黄堂所费巨大,我一定按照约定双倍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