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生意买卖,看上去有些风格迥异,进去以后就会发现别有洞天。
走过百十米的小巷之后,就是一段到达山脚广场的石梯。石梯有三十三阶,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经过休闲的广场之后,上山的路会变得很陡峭,石梯蜿蜒交错,曲折耗时,要登上去很不容易。
除了凿成石梯的路以为,周围都是上了年纪的树木,遮天蔽日的,使大光明寺从外面的街道看上去和周围的丘陵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
在上山的路上沿途都有一些神龛和石像,逢年过节香火不断,我最喜欢的还得是山腰广场上的西游队伍。但因为雨水的冲刷,加上附近工厂排放废气的原因,神采奕奕的唐僧师徒早已经面目全非,这也是我渐渐不来大光明寺的原因之一。
而在西游队伍的尽头有一个天然的溶洞,虽然不算特别深,但因为洞口被树枝和“徐洪刚英雄纪念碑”挡住了,没有阳光照射进去。加上石门上“地府”的名号,一直都是恐怖阴森的形象,看上去倒有些《悟空传》的意味:当五百年的光阴只是一个骗局,虚无时间中的人物又为什么而苦,为什么而喜呢?
更往上走,就会看到一座耸立的双面观音像,这是大光明寺上唯一可以在外面看到的建筑,在层层密密的树林里冒出来半个身子,很是壮观。但它是零几年修建的,只能算是后来者,而且因为是用大理石修建的,经过常年的香火熏陶,使得它看上去污秽不堪,完全没有观音圣洁的样子。
而在到达山顶之后,才算是真正不虚此行了。
在山顶寺门的左边是一块很大的空地,是贩卖香烛和休息的地方,右边是照相馆,还有很多零嘴吃食。而在中间位置的,是一面三米高的形同屏风似的墙。前面是遛狗的二郎,后面是踩轮子的火娃,至于他们两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我就不知道了。
屏风墙的两边各有两个池子,池子里各有一条戏水的石龙,周围都是荷叶。往右走是一片很大的菊花地,每到开放的时候整个山顶都充满了香气。
再往右走就是一座三层的佛刹,用黑色的石门关上了,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景象,我也从来没有看到石门被打开过。
而在佛刹后面就是各种石虎石马,打磨得栩栩如生,威风凛凛,我的第一张照片就是一岁的时候骑在石马上照得。小时候的相片有很多,都是爸妈带着去照得,但在六岁以后的照片就没有了,现在出去玩也是只照景不照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养成的习惯。
在山顶的最外层有一条几十米的长廊,这条长廊隐在树叶里,却又几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