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路,路上走半个月,按理说,货应该到了呀。怎么还没有送来,以一个县丞发力,应该能办的妥妥的。那李县丞也不象是个不懂事的人,怎么办事不甚牢靠。
笼子里的草仔已经不新鲜了,赵管事去拿装草仔的罐子,雀儿贪吃,可不能一次置太多食。吃多了雀儿没精神,声不显。
朱庚得了赵管事的吩咐,又北向往大洋河村而去。
同行的还有两个游侠,一个使刀,舞起泼水不进,朱庚没泼过水,但真的看到过此人舞刀时,有人洒了一把铜钱,那可是真正一枚都没落身上,刀舞的只见一团光影,朱庚自认不是他的对手。另一个使棒,山东地界无敌手,一直想投汉王府,这次带出来看看能不能用。
朱庚曾和这两人说过朱四郞的身手,两人看似不以为意,也是拳脚再好也怕刀枪。
朱庚到达县城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赵三迎娶这个热闹事。在队伍里他没看到刘捕头,但看到了不少衙役,上回过来,有不少衙役送县丞赵管事和他下去大洋河村。
略作打听便知刘捕头家有喜事,跟着赵管事跑了几年,朱庚也不是个死板的人,他知道以后这边可能还会有长久的往来,那这个刘捕头,可能还要借重,可能比那个县丞还重要。
知道刘捕头隔日会在县城酒店置办席面,他也去送了一两银子作礼金。他的到来让忙着招呼客人的刘捕头皱起了眉头。
左卫的大部分人都已经跟着皇上北上了,能跑来喝酒的都是些老军汉还有相熟的军户,另外县衙门里的老爷来的很齐,县令,县丞,主薄,学正等在一桌,六班主事也有一桌,衙役捕手们来的更多,还有一些县里的大户。大洋河村里正,朱四郞,张家的人也来了不少。
朱庚被安排在与左卫的百户在一桌,同桌的还有朱庚见过的朱四郞。
百户显然和与朱四郞很熟悉,大声的唤四郞喝酒。“四郞不爽利,大洋河村即出好酒,怎不多送些到卫所,怕兄弟们不给铜钱还是怎的。”
“郑大人说笑,想喝酒,使人来大洋河村拿即可,大洋河出的酒少,宣府镇的大人们拍着桌子要,现在左卫还排不到,真是没法子,若是能多些粮食,那酒自然出的多,周围才有供应。”
“又拿大人压俺们兄弟,想要多弄些粮食尽管说,来来来,四郞,干了这杯。”朱四郞就在等他这句话,这个郑百户就看管着左卫的军粮,有的是手段把军粮倒腾出来。
朱庚有王府护卫的身份和矜持,他在席上表示的很低调,他知道朱四郞的身手,犯不着与朱四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