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家提出三个条件,第一。稳定供给,第二价格低于市场价一半,第三不能大量向大魏集团外大量收购农作物。
第三点看起来与戴家无关,但这却是戴家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因为之前生产乙醇汽油就出现这种问题,商家大量收购玉米等,导致饲养业失去原料。在许多省份引起肉类价格暴涨。
戴家不是纯粹的商人,有太重的国家背景,他们一方面要维持家族利益,另一方面也不能破坏华夏的经济结构。
这不算是戴家的国家责任感,只是一种贵族圈的默契,就算是顾家也一样。同样不会允许大量农作物被消耗在清洁能源上。
这三个条件,条条苛刻,换了其他乙醇生产商,早已暴走,可是姜帆却爽快答应。
自从种植技术从一级升级到二级。比普通农作物生产速度快了一百倍,几天时间就是一批玉米,加上酿酒工艺升级,而大魏集团市场还没拓展开,大量乙醇积压。
曹仁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姜帆早就想着转手这些乙醇,何况和戴家合作还有两个最大的好处。
第一个就是自己提出的条件,列入秘密保护单位,因为现在大魏成立日期短,加上对培训出的技术员工签订保密协议,高能的生产工艺还没爆出来。
可是等以后大魏集团市场完全拓展,所有人都会发现大魏集团产能惊人,那时候才麻烦不断。
姜帆不是怕技术外泄,而是怕麻烦,列入保护单位后,可降低大量麻烦。
第二个好处,姜帆目前需要一个稳定的背景,或者说是靠山,但是哪个家族自己靠得住?姜帆不觉得自己能靠任何家族。
别看自己几次让戴家获利,戴家对自己很感激,可真牵扯到家族利益,戴家会像卫生巾一样抛弃自己。
唯一的办法就是发生利益关系。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只要乙醇汽油的价格降低,都有无比庞大的市场,自己不破坏农业结构,又能稳定和大量的供给乙醇。
那戴家的乙醇汽油还不生产疯了?这可以给戴家和华夏带来多么巨大的利益?
只要这种利益关系形成,以后自己遇到麻烦,戴家就得考虑自己的利益,利益倾轧越多,戴家就越不能和自己决裂。
这才是一个开始而已。
…………………………………………
顾明雪与顾家决裂,而为大魏集团带来的好处,让姜帆受益匪浅,姜帆已经开始构思大魏集团的商业版图。
白酒业向全国扩展,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