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说来,随着卫涛地位步步高升,卫涛就越来越是要远离战事。
以往卫涛往往是亲自冲锋陷阵,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级,可是到得后来之后,卫涛就当是只在单挑胜负之间。
待到卫涛亲自为帝之后,哪怕是亲征也应该只是坐镇军中。
事实上,若不是当时卫涛亲征之时,手下将领全都是刚刚新降,亦或者是资历尚浅的青年将领,不可能是劝阻得了卫涛,卫涛都不可能是亲自上阵斩敌。
卫涛自己当然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虽然有些不甘,但其实在这一战之中本来也并没有是出手的打算。
但这时,形势又见有不同。
连连平手之下,卫涛自然能够看出,自己与曹操实力相当,用谋又是难以施展,一番思量之下,自然就是想要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出手之上。
不过事事劳动卫涛出手,其实就是显得属下无能。
当然更重要的是,刀剑无眼,一旦卫涛有失,那么整个王朝就是有崩塌之势。
虽然如今卫涛已经是有后,但不过数岁小儿,怎堪大任?
这样一来自然没有人是希望卫涛会是出事,若不是这一次乃是决定两国命运的最后一战,而且对方也是曹操亲来,恐怕哪怕是周瑜也会是劝阻卫涛到来。
但如今卫涛虽然临战,但要说要上场,这就是未免是不可了。
“朕也知各位之意,但此战拖延到如何就是不说了,两军相争,不说要死伤的士卒,若是我不为出战,如何压制取胜?凭着两军如今之实力,恐怕短短三月却不足以是能够分出胜负。”
卫涛倒不需要什么狡辩理由,但这个时候却还是不得不说言说道,毕竟虽然各个谋臣、武将一时之间皆是沉默不言。但卫涛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的不甚赞同。
“诸位谋臣将士之意朕更是明白,但如今之事为如此,却让朕是为何?朕之所为,乃是为我大汉民族。攘除外敌,安定天下,这是朕的责任。而如今一战若是延绵下去,不说攘除外敌了,就是连我大汉百姓都不得安生。此非朕之意,恐怕也不是那曹操所是想。若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一战了。”
听到卫涛如此一言,所有谋臣脸上都是泛起了丝丝苦笑。
毕竟卫涛所言不差,若不是曹操也有着这心思的话,这一场大战就不会是如此,但如今正因为这一场大战是如此。所有的人发现自己都不好是妄自而动。
面面相觑之间,所有的目光却是集中在了周瑜身上。
谁让周瑜的身份大有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