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50章 实习基地(4 / 4)

,也就是从摇篮到坟墓的一条龙福利保障。

车间焊电路板的女工拿的是政府定的最低工资,也能够买房买车。

向上看,有一套非常完善税收制度,公司的白领高层基本上是每多赚元钱,只能到手元,一半给税收收去了。

在这样的机制下,人们选择职业,更多的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爱好,收入当然也看,但没有目前华夏看得那么重。

对于从事研究开发工作的工程师们,这点尤其明显。

当与人们——不管是工程师还是非工程师,谈起做工程师的好处时,听到比较多的是工作有趣、能够一直去探索未知、每天不一样、有创新以及解决了某个难题后所感受到的愉悦,成就感和荣耀。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诸如工作稳定舒适,受人尊敬,收入偏上等等,但收入真的不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在国外顶尖研发团队里面经常能听到兴趣,快乐之类的形容,在国内基本不可能出现。

因为那些工程师们确实是从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他们更看重的是工作的乐趣,因为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但是我们是为了生存。

与此相应的是工程师的工作态度,和对工程师的管理,这与国内有很大的不同。

国内的工程师大都是被生活所迫,被外力所驱动,替老板赚钱。

国外发达国家的工程师年纪都很大,更多是对科学的热爱,十年才是中级水平,年龄大概三十五岁左右,五十岁才是人生巅峰,很多六七十岁的工程师还在发光发热,比年轻人更加有激情。

而国内的科学研究氛围十分浮躁,招聘只要和不说了,很多人在年龄超过就会强制辞退。

理由是年纪大了没有创造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