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百三十二节 帝国主义 3(3 / 6)

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骆郢还是不懂。

甚至就是随同刘彻一起视察的少府岑迈、尚书令汲黯也是面面相觑。

不明白,到底是那位先贤说的?

但既然是天子所说,那就肯定是对的!

况且,这格物致知看上去好像高大上的很,正适合拿来刷逼格。

汲黯打算回去后,好好翻翻石渠阁的故纸堆,找一找看看究竟是何人所说。

但他无疑要失望了。

因为总结出此话的‘先贤’,现在还没出生。

嗯,可能连他爷爷都还是个小屁孩!

但没关系,刘彻已经决定发明它了!

伪造古籍、伪称先贤,本来就是这一时期思想界与文化界中最时髦的事情。

皇室插手其中,是迟早的事情。

不然,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之间的争议,何必持续几千年?

这样打算着。刘彻就拍拍手掌,对左右吩咐道:“来人,笔墨伺候,朕要给这学苑题字!”

不多时。就有着宦官抬着笔墨书砚来到刘彻面前,恭敬的道:“请陛下御赐!”

刘彻看了看左右,然后挽起袖子,行云流水一样的在纸上写下一句话。

众人凑过来一看,立刻就纷纷跪在地上。拜道:“陛下圣教,臣等受教,请著于竹帛,宣告天下,使士民皆知陛下圣意!”

刘彻哈哈大笑,对自己的抄袭行为,毫不介意。

甚至,刘彻保证,这句话的原作者,若是知道他的行为。估计立刻就会把版权送上,还大拍马屁,鼓噪天下。

毕竟,一个在野士子,与皇帝,说出来的话的影响力,那是两个级别的。

皇帝放话,哪怕是狗屁不通,也有的是捧臭脚和阿谀奉承的人。

而一个文人,哪怕是孔孟。写的文章,再是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了?

孔子死后,儒学才在其弟子子夏的努力下。开花结果。

孟子更惨!

死后千余年,才被主流认可和接纳。

申韩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底,一切思想与文化,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政治则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作为金字塔的最顶端的决策者。皇帝所说的话,那就是出口成宪,金科玉律。

就像现在,刘彻敢保证,只要他点头,立刻就能在天下的官僚系统与士大夫阶级中掀起一股‘学习天子讲话精神’的热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