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百四十四节 赵佗入朝 1(4 / 6)

率领中国精锐支援长沙。

错非五岭天险和南方的酷暑气候,让中国大兵纷纷病倒,恐怕,南越王国当年就要被周灶统帅的汉军精锐灭亡了。

正是经过了这场贸易战争后。赵佗终于彻底改变对商贾的认识。

随后数十年,他一边大力与中国贸易,一边积极打造自己的贸易船队。

番禹城中,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来自远方异域的夷狄商人聚集。

甚至,很多人所来的国度,赵佗连听都没听说过。

这些商人,带来了各种珍奇特产以及大量财富。

南越王国中,仅仅是商税,现在就已经不比田税少了。

而如今,在这关中,刘家的老巢,本该是对商人最为歧视的地方,却有商贾能使用轨道这样的军国重器。

这让赵佗不免有些难以想象。

但考虑到做出这个决定的人。

赵佗也不由得叹了口气,在心里想道:“这世上难道果真有生而知之,受命于天之圣人?”

当年,赵佗曾经给始皇帝做过骑郎,还曾一度贴身侍从。

以他所知,始皇帝也非是生而知之,无所不能的英主。

始皇帝能有那么强大的伟业,靠的只是一个字:勤,而已。

始皇帝每天睡眠不足三个时辰,通常平明之时,就已经在批阅来自天下的奏疏。

他平均每天看的奏疏,加起来,足足有十石之重,堆起来,就像个小山一样。

这还只是平时的工作量。

若遇上大军出征或者灭国之战,那工作起来,三天三夜也不睡觉,是常有的事情。

而汉朝如今的天子,以赵佗所知,远没有始皇帝那样勤政。

甚至可以说拍马也赶不上。

他的孙子赵胡就曾经与他说过,当今天子,是个喜欢与人闲聊的主,平常也不一定在处理政事,反倒是喜欢到处乱逛。

遇上有意思的人或者事情,就会聊个半天,平常若是没有大事或者急事,政务奏疏都是交给丞相和尚书台去处理。

他只会听个结果。

毫无疑问,这样的天子,是不可能有跟始皇帝那样,靠着不间断的处理奏疏,获得无数信息和情报,然后通过敏锐的嗅觉和判断,知晓天下大事。

那他是如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或者说如何看出商贾在经济上的潜力的?

看着那条轨道,赵佗也不得不感慨:“好手段啊,国家不出分毫。而得一条轨道,虽准许商贾使用,但,想必这轨道维护和修护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