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三百零六节 摸着石头过河(2 / 4)

衣卫的三份针对南阳钢铁基地周围三百里的百姓的调查报告,这是刘彻命令王温舒、尹齐和张志这三位绣衣卫都尉各自做出来的报告。

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防止出现不客观的虚假报告。

而在这三份调查报告,全部都描述了一个事实——很多百姓,尤其是很多的地方士绅,现在都知道并且了解了高炉炼钢的必要性和便利性。

也都知道,这些东西会给他们带来好处。

但他们依然反对!

原因,除了比较普遍的‘破坏地火风水’‘有伤天合’‘令五谷不生,六畜不蓄’等原因外,这些人最担忧的一个事情,就是对子孙后代的担忧。

他们害怕,因为这些高炉的缘故,自己的家乡变成一个无法让人类生存的死地,由此祸及子孙,殃及万世。

所以,这些年来,南阳地方士绅以及豪强、豪杰们,一方面跟张汤扯皮,一方面悄悄的做着或者支持着各路豪杰以及百姓对于高炉炼钢的破坏或者干扰。

甚至有百姓,自发的破坏道路和轨道,以阻止高炉的运转。

有段时间,南阳郡的监狱甚至人满为患。

法家的高压政策,让南阳地方的民众,郁积着大量的不满和怨恨。

当然,不能说张汤和他的同僚们做错了。

想推动南阳和汉室的工业发展,完成原始的技术积累和建设,就需要一定程度的高压。

但刘彻担心,长此以往,南阳的百姓,恐怕会对中央离心离德。

在未来,成为汉室的一块伤疤。

这并不难理解。

刘彻很清楚,为了汉室的未来和人类的进步,南阳人民正在付出什么?

他们不仅仅会在当代吃亏,还可能祸及子孙。

倘若未来工业技术继续进步下去,钢铁产量增加十倍,甚至百倍。

那南阳百姓付出的代价,也会呈几何倍增。

而人民不是畜生,是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的。

倘若代价太大了,当达到临界点,人民就会用脚投票。

这是刘彻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想要发展,则必须先破坏。

反正,刘彻在后世的历史书上,从未见到过任何一个没有经历过发展-污染-治理这个轮回,就成为工业国的国家的例子。

又想要工业,又想要环保。

这不是逗逼就是傻子。

所以,刘彻看着张汤,淡淡的道:“今次,朕诏爱卿回京,除了述职,就是希望爱卿能站好在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