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四百二十节 作死的刘荣(4 / 6)

声。

人人都是默默听着长辈的训斥,在心里握紧了拳头,红着眼睛,内心之中,更是狂澜四起。

谁不想功成名就,为天下瞩目?

就像后世科举,进士们骑马游街,天下瞩目。

于是无数人纷纷不惜代价,培养家族的年轻人读书,只为了享受这荣誉与殊荣。

而如今,武人只要立下功勋,马上就能让天下人侧目、崇拜,还可以娶到美娇娘。

谁不想?谁不愿这样的好事也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下,真真是四海皆习武,各种兵书,更是卖到断货。

直市里的印刷作坊,甚至不得不启用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印书。

但即使如此,这印刷速度也赶不上销售速度。

……………………………………

未央宫内,刘彻翻看着绣衣卫报告的关中各地对于那‘鹿鸣宴’的反应,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基本上,此事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他预想的效果了。

接下来,就是坐等此事,持续发酵,影响和改变天下人的三观了。

当然,他搞出这么一个大新闻。

也不是没有弊端的。

旁的不说,现在,天下年轻人,特别是贵族士大夫家族的年轻人,都想要从军,都要习武。

而问题在于,整个汉室现在就一个武苑。

武苑不可能也不会胡乱接受外来学生。

所以,这些满腹热血,想要学习军事知识的年轻人,找不到学习的地方,只能依靠自学。

列侯勋臣的子侄还好,他们基本上可以得到优秀的军事训练和培训,甚至可以进入武苑。

但士大夫文官和地主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而倘若,他们找不到系统的锻炼和学习的地方。

那么,毫无疑问,基本上他们是不可能在军事这条路上走通的。

靠自学就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军官的人,在整个历史上有几个?

所以,这些人很可能会在走不通武人的道路后,掉头继续去从文。

这可不行!

要知道,这些人里,说不定就有人将来会怀恨在心。

更重要的是——汉军要继续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下去的话,那就需要大量的知识分子从军。

且军人的文化和素质的提高,也需要知识分子。

所以……

“朕得再成立几所不同的军事院校了……”刘彻在心里想着。

武苑,培养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