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二十五章:回国与心意(2 / 4)

都是他少梁根正苗红的嫡系,前者出身翟虎,其叔父翟虎贵为少梁的大司马,而后者出身司马氏,其叔父贵为繁庞大夫,因此在忠诚方面,这二人是毫无问题的。

至于能力,李郃在此次出兵上郡的期间,也看到了翟章的掌兵能力。

平心而论,由于训练、装备方面的限制,翟章麾下那千余皮氏军其实并不强,但是却纪律严明,论实力、纪律虽不如魏军、元里军,但与蔺地赵军相比,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至于翟章本人,鉴于他此次随军出征,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但也没有犯错,因此李郃给予其老成持重的评价。

这可没有贬责的意思,事实上,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将领而言,能做到不犯错,这实在是颇为难得。

至于司马错,那就更无需赘述了,能在不看出身、只看实力的少梁奇兵中出类拔萃,成为百人将,足以证明这个年轻人的能力。

“……二人皆自幼熟读兵法,然而翟章用兵趋‘正’,司马错因奇兵出身,用兵趋‘奇’,正奇相辅,相得益彰。”

“是极是极。”

翟虎与司马卓二人连连点头附和,前者自是高兴自家侄子能成为第三支军队的主将,而后者也不失望,毕竟他侄子司马错乃少梁奇兵出身,单单这个身份,就足以与翟章平起平坐了。

相比之下,他们更担心两个年轻人能否配合得当,毕竟就像李郃所言,这‘正奇相辅’的配合,确实堪称天作之合,若是无法做出什么成绩来,他俩脸上也无光。

次日,李郃启程前往了少梁城。

在见到东梁君后,他将在上郡的诸事告诉了前者,包括收复了十几个胡人氏族的事。

事实上,中原与草原的隔阂壁垒并非那么严重,更主要的还是不同文化的隔阂,但若是愿意接受中原文化的胡人,中原也是可以接纳的,这不,东梁君对那些胡人就没有什么成见,他只是担心此举会引起上郡、西河两地百姓的不满,因而影响到他少梁的声誉。

“不至于的。”

李郃摇摇头解释道:“投诚的胡人,我要求他们为上郡、西河卫戎三十年作为赎罪,这份弥补不可谓不重了。”

“唔。”

东梁君也点了点头。

对于当代三十来岁的士卒平均寿命,‘卫戎三十年’的惩罚不可谓不重,对于投降的胡人而言基本上可以视为一辈子了,哪怕是对于胡亥、仆兰、成邗这些氏族首领也不例外。

换而言之,胡亥、仆兰等人用了整整一代人的赎罪,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