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最最令他们忧心的倒并非是少梁目前的实力,而是少梁与魏国的关系。
被他们不幸言中,随着瑕阳君出任魏相,少梁与魏国的关系急剧升温,尤其是在上郡——谁能想象魏上郡与梁上郡之间竟然没有驻边的军队?
虽然‘魏梁上郡之盟’只限定于上郡,但却足以给秦国敲响警钟。
少梁,正在慢慢靠拢魏国。
而要命的是,如今的少梁,再不是四年前秦国轻易可以覆亡的小国。
长吐一口气,秦王问卫鞅道:“卫卿,似杜挚所言讨伐少梁,你认为有几成胜算?”
卫鞅是秦国少数坚持反对讨伐少梁的重臣,倒不是因为与少梁有什么情分,而是他认为胜少败多,毕竟瑕阳君出任魏相后的魏国,不可能会坐视他秦国讨伐少梁而袖手旁观。
但既然秦王是让他分析胜败,他也不急着劝说,如实说出了他的看法:“少梁已得到了雕阴、漆垣,具备了反制我大秦的手段,若我大秦派军讨伐少梁,且不说胜败如何,上郡的郑侯、华贾,必然兵出雕阴、漆垣,威胁国内。……尤其是那两万胡骑,一旦攻入我国,国内除了死守城池,恐怕别无他法。然而死守城池的话,少梁又有奇兵……”
听到这里,秦王也不禁长吐一口气。
城外作战打不过那两万胡骑,死守城池少梁又有擅长袭城的奇兵,这实在有些无解。
“你的意思是,我大秦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事发生?”
“……”卫鞅沉默了片刻,随即拱手说道:“以臣之见,少梁本身对我大秦并无威胁,我大秦只要确保少梁不会彻底倒向魏国即可。”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至于魏国……事实上,魏国目前对我大秦也无太大的威胁,虽然听起来离奇,但据臣上次的试探,少梁似乎仍打算遵守他与我大秦当年签署的‘河西之盟’,也正是基于这项盟约,据臣所知魏国已放弃夺回河西,转而准备向东、南方向扩张……”
“当真?”秦王狐疑问道。
卫鞅点点头道:“据细作打探得知,目前魏国流传两种传言,一个是报复卫国此前的背叛,为此魏王将卫地卖给了赵国,虽然这次河东之战,赵国陷于内乱而并未帮上魏国什么,但臣认为,为了对齐国施压,魏国极有可能还会拉上赵国,一同瓜分卫国。”
“唔。”
秦王微微点了点头:“另一种传言呢?”
“楚宋。”卫鞅继续说道:“另一种传言,魏国准备再次结好韩国,与韩国组建联军,一同攻打宋国或者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