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百七十一章:魏韩伐宋(3 / 4)

之前,看在共同出兵的份上,曾将退兵之意告知驻军在定陶的景敌。

景敌当时十分惊恐,百般恳求景舍留下,助他抵抗魏军,他对景舍说道:“……齐国新败,魏国接下来必定对宋楚两国用兵,景大夫相助宋国,便是拯救楚国。”

然而景舍最终并没有答应,原因很简单,因为宋国的国土虽富饶肥沃,但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地,几乎没有什么天堑——倘若说面对齐国还有泗水,面对楚国还有睢水,那么面对魏国,几乎没有什么天堑。

既无天险可守,那么试问楚国若要搭救宋国,需要投入多少军队?

与其花这个精力,那还不如趁着魏国伐宋时尽快回到国内,于楚方城、汉水、汝水等地构筑防御。

于是乎,景舍以未得王命、不敢擅作主张为理由,委婉拒绝了景敌的请求,率麾下十几万楚军火速撤回国内。

景敌又急又气,却也不敢阻止楚军撤兵,只好将魏军即将进犯的噩耗告知商丘,请宋公集结全国军队,发动全国百姓,誓死抵抗魏军。

然而遗憾的是,宋公是一位昏庸的君主,上位这几年除了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于宋国几乎没有丝毫帮助,更有甚者,他在得知庞涓率军踏足宋国境内的消息后,竟叫司城子罕保卫商丘,而他竟带着心腹美婢,卷带财物逃往了永城。

君主出逃,商丘顿时大乱,城内氏族、百姓亦纷纷出逃。

数日后,这个消息传到定陶,景敌万念俱灰。

要知道此时庞涓已率九万攻齐军队围住了定陶邑,只不过不想破坏定陶邑才没有发动猛攻,而是派人劝说景敌献城投降,原本景敌咬牙死守就是为了等待商丘的援军,谁曾想国难当前,他宋国的君主居然率先逃了。

这还守什么?!

好在商丘还有司城子罕坐镇。

司城,即司空之职在宋国的称呼,而子罕,或者说戴罕,此人乃宋戴公之后,宋国子姓戴氏公族出身,相较出逃的宋公,这位负责土木、水利建设的宋国重臣更具能力与魄力,他迅速平息了宋公出逃导致商丘所引发的混乱,旋即迅速派出使者,命景敌以定陶邑作为交换条件,与魏将庞涓交涉。

收到戴罕的书信后,景敌心中稍定,立刻派人与庞涓交涉:“……我愿将定陶邑完好无损交给贵军,但将军需承诺在我军撤退时不予追击。”

究竟是歼灭景敌麾下四万余宋军重要,还是完好无损地占领魏王垂涎已久的定陶邑重要?

庞涓稍一思忖便答应了景敌。

于是乎,景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