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秘战争堡垒在海底冰川的大致位置,透过这一路上阿牛的无数鲨鱼分身们的勤劳探测,已经基本上摸清了一个大概。
苦于鲨鱼分身无法在海底极深活动,而且生物芯片的时效随着距离增加,会加速消耗,到了最后即便是找到了合适做深海探测的鱼类分身,也不过只是维持短暂几分钟而已。
这样的探测搜寻直径,相较于茫茫海底,实在大海捞针一般,效果差还不说,资源浪费严重。
虽说王兵又从日岛人口袋里弄来了百多亿美金的资金,可面对网购胃口奇大的阿牛老师,这么点钱钱,实在不够他造的。
所以说,到了这样的程度,直接想要从海底找结果,已经不太可能了!
也因此上,看到身处南极的各国科考队都用上了十二班贡献出来的防风箱原理,改造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防风器材,数千人免费在南极洲大陆架上替他们打工验证一个个可疑地带,这种良好氛围,很是让人欣慰。
王兵一行人登陆之后,看似整日‘观光自由行’,实际上都有着特定目的。
这一日,已经是科考队南极行登陆后的第五日。
克服了对风灾的防范问题,整个南极洲这一个夏季3500余名科考探险者们,依托人类在南极洲总共的60多个观测站、100多个考察基地,点结成网,观测辐射范围,已经基本上笼罩了人类所能抵达的所有区域。
就在各国协商组织一支跨国敢死队,将下一步目标锁定那些从未敢涉足的死亡地带时,一场在南极洲发现史上从未有过的恐怖兽潮,突然降临。
其实,用兽潮这样的字眼略微有些夸张,因为那些突然间袭击了人类各处基地的‘兽’类,只是一种人类北半球最常见的生物——蚊子!
没错,就是蚊子,很普通很常见的蚊子,突然出现在南极洲这样的冰雪世界里,出现在每个有人类涉足的地方,帐篷里、宿营地、防风箱……
实际上,蚊子出现的数量也并不是很多。
平均每个地方,也就那么三五只、七八只的样子。
被蚊虫叮咬的人,数量也极为少数。
就即便不小心裸出的肌肤被蚊虫叮咬过,也似乎和正常的蚊虫没什么两样,稍微的有点痒,皮肤过敏人士,会起个大包,很久才能消除症状。
但让科学家们惊恐的不是这些,而是,蚊虫为什么会出现这件事本身,以及,这些蚊虫突然出现的目的,有人恶作剧,还是说带着不为人知的险恶用心?这些内情,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