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他每个日夜,借着一盏油灯,一字一句的详细记载下来的农业瑰宝。
“陛下,不止是玉米,还有花生、地瓜、马铃薯、西红柿、辣椒、向日葵等其他作物,臣都一一记载了下来。”
赵祯一惊:“哦,可曾带来?”
旁边一个狗腿子将包袱送上,丰乐打开包袱,小心翼翼的取出几本书。这上面记载着的,都是他的心血:“陛下,请您过目。”
好厚的一摞书,足足十二本。赵祯一一翻阅,基本全是新作物的种植方法。除此之外,他还对以前石小凡他们种植的水稻以及各种蔬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石小凡在一旁说道:“陛下,这些书臣看了一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这种书理应该造福天下,朕要拿回去,让毕昇刊印出来。分发各个州县。丰乐,你为朝廷立此大功,想要什么封赏?”
丰乐扑通一声跪下,几乎要哭了出来:“臣唯鞠躬尽瘁,不求封赏。”
他想哭,因为自己一直被人瞧不起。不学无术,一肚子草包学问。一个花花大少纨绔子弟,百姓躲着、怕着,一切都因为自己的玩世不恭。
他不是天生的纨绔,他也想上进。谁都想做一个有出息的人,谁都不想被千人所指万人唾骂。
可如果没有驸马爷,他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驸马爷改变了自己,是他让自己的人生有了意义。
如今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到了肯定,谁能想得到,他丰乐也会有今天。虽然是种地,可能被皇帝夸奖的农民,普天之下能有几人。
赏赐什么都不重要了,这就是最大的赏赐。皇帝不是说了么,要把自己的这些书布告天下。
将来各州各县,所有的百姓子民,都会看自己的书。都会按照自己书中的记载去种植收获,丰乐给自己的书起名叫《农桑十二篇》。
这本书倾注了丰乐的心血和汗水,其中听取了不少石小凡的建议。书中分十二篇,有玉米花生篇、红薯土豆篇、水稻小麦篇、果蔬篇、土地篇、水利灌溉篇、五谷篇、杂粮篇、虫害防治篇、谷物仓储篇、育苗施肥篇、杂交培育篇共十二篇。
将来这书若是流传天下,他丰乐必定青史留名了。
赵祯对这本书的评价极高,他有些震惊的看着丰乐:“不曾想竟然有你这等人才,此书虽为农书,然记载之详尽,可谓旷古烁今。朝廷不会忘了每一个立过功劳的人,丰乐,接旨。”
丰乐慌忙跪了下来:“臣丰乐,侯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