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派人四处张贴募兵告示,又让士绅鼓动,以超过普通绿营兵勇三倍的军饷,吸纳当地青壮年从军。
这本是曾国藩曾大人的办法,可眼下也就对不起了,既然张震张大人来了,也就免不得要借用一下了。
这招募兵勇既有张震大人赫赫威名,又有当地士绅从中协助,加上银子巨大威力,当地人果真是应者如云,邻近县城听闻此处军饷丰厚,也多有欣然而从军者。
不过月余时间,张震已招募到三千余人,都以当地以及邻近农民为主,这些人最能吃苦耐劳,又大多数身强体壮,那是当兵最好材料。
张震从中精心挑选出了五百人,合着自己带来的那五百骑兵,编成了亲卫营放在自己身边,薪俸较之其他士兵更厚。
别的也不多说,本大人的性命那是第一要紧事物。
不过士兵多了也有麻烦,这么多人要吃要喝,还得需要打造武器,这些银子从哪里来?虽然手里有六十万两银子,可那又要发饷,又要留着将来派大用场。
这些耗费未免又被参戎大人摊派下去,当然一旦等到日后成功剿灭了发匪朝廷那必定是会双倍奉还的。
你说发匪要是占了六合,那也不过如此而已吧?那究竟是发匪来了好,还是这位参戎大人到了好,这未免让人有些迷惑,有些茫然。
不过那些士绅还能接受,毕竟这怎么说也是用来保卫当地太平的,加上参戎大人总也算是自己的家乡人,现在多出一些银子那也就忍了吧。
只要发匪不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商量。
这些新近招募过来的兵卒,有一件事情是每天都要做的,那就是他们全是参戎大人招来的,只对参戎大人一人效忠。
只怕眼下这个情况,就算向荣军门的命令来了也一定没有张震大人的话管用。
张震只抱定了一个想法,这些人都是老子千辛万苦弄来的,又拼命又耍无赖的辛苦得很,怎么着也坚决不会傻到为他人去做嫁衣。
至于向荣让自己来这的主要目的,寻找战船早被张震忘得一干二净,好在有张宝康尽心办事,张震大人也犯不着去伤这个脑筋。
次后,被派去各地招募兵勇的部下陆续都有好消息传来。
张元伟的书信在当地可比张震大人的面子管用多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张元伟又在京里交游广阔,谁知道将来什么时候会求到人家?
那些接到书信的人,怎么着也得帮上这个忙。
有大力的出大力,有小钱的使小钱,七个部下在当时士绅地主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