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那儿排兵布阵。然看到一个身上穿着长袍马褂。头上却戴着一顶礼帽。打扮不伦不类的人匆跑来:
“抚台。抚台。且带上了我去。且带上了我去!”
仔细看去。正是那个间接挑起了城之战的龙孜。
张震皱了皱眉头:“和尚。你来这里做什么?”
“抚台。我不是和尚。和尚哪有我这样的?”龙孜摘下帽子。指了指自己头发:“抚台。我只不过是要推行佛法而已。劝人为善。我早听说长毛利用邪教行恶。孜愿意跟着大人一起去。也好感化那些发匪!”
“你这个和尚。打起人来自己可全没有了一点行善意思”张震指着这人笑道。忽然心里一动。这人跟着自己。将来定有用处:
“和尚。我也不赶你走。你就呆在我的军中。老实一。万不要给我惹事。不然我可不管你是真和尚还是假和尚!”
张震以新军守卫各:防区。尽出百战军精锐万余人。大小战船一百三十艘。张旗结鼓浩浩荡荡向着武昌而去。
听说抚台大人再次出征。一路上多有百姓相送。这抚台大人眼下声名显赫。待百姓又是好。此番出征。百姓竟是大有恋恋不舍意思。放眼整个大清。能做到这一步的只怕也只有个张震罢了。
善待百姓。百姓效;民心所向。无不披靡?
张震忽然想到了这两句话。掌握了老百姓的心就等于掌握了天下?一些用武力方式不到东西。靠着老百姓的心也许唾手可的。只是自己的影响还是局限于江苏安徽一带。越往北走就会越淡。
长毛于北方起事之时。百姓纷纷响应。可一旦开始进行北伐。这样的民心所向的局面顿时消失。
也许。这是自己应该注意的的方
想到这里张震又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自己这是要做什么?怎么这段时间。自己越来越多有了这样的想法?
百战军出征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湘军统帅曾国藩的耳朵里。曾国藩一听之下只苦笑着说了一话:
“张震抢功来了!”
看着部下有些不解的样子。曾国藩苦笑着说道:“长毛虽的武昌。然交战多时。早已成疲之师。养精蓄锐。此番前来不能取胜决然不会收兵。
可叹我湘军与长毛屡次交战。却与他人做嫁衣尔”
署理提督塔齐布闻言。说道:“大帅何必担忧。我军离的近。只需立即展开进攻。等张震到的时候只怕长毛早已溃败。”
曾国藩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塔齐布虽然说的理。但只怕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