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的旗帜开始在阿富汗飘扬。
这是英国迪斯雷利政府遭到的又一次沉重打击,继之而来的在南非的失败则最终导致内阁的倒台。
英国早就图谋侵占南非两个布尔人的国家,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共和国。一直未能得逞。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在布尔人国家领土上发现了钻石矿,为了占有这些宝藏”877年迫迫斯雷利保守党政府宣布占领布尔共和国。
当时布尔人正同南非土著居民祖鲁人作战,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英国人立即投入了反对祖鲁人的战斗。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在战争中,用洋枪洋炮武装起幕的英国军队竟然被手执棍棒、弓箭的祖鲁人打得惨败。虽然最后在 878年秋祖鲁人还是遭到了失败,但他们给英国军队的沉重打击和,880年开始的德兰士瓦布尔人的起义,却使得迫斯累里政府威信扫地,次后英国大选大选保守党失败,长达六年的迪斯雷利保守党内阁宣告结束。
随着迫斯雷利政府的倒台,英国对中国的关系也逐步发生改变。而在这个时候。德国政局也开始发生改变。
880年英国议会选举结束,获胜的格莱斯顿,要求同中国一起督促土耳其兑现北京条约中有关巴尔干的决议。格莱斯顿也知道列强必须联合行动才会有效!
而在这个时候俾斯麦又利用此说来提出召开一次拍林大使会议。俾斯麦并不为此会操心,也未参与。他眼看着格莱斯顿的三把火烧掉了以往的英土同盟和英奥合作,格莱斯顿的政策与奥匈反目,这无异于在给德国和奥匈同盟创造条件。
口月上旬,俾斯麦邀请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安德拉西的继任海默尔到他的庄园弗里德里希斯鲁。海默尔支持建立同盟。
次后。中国皇帝特别使看到达拍林,著名的三帝同盟,中国、德国、奥匈帝国同盟协议在拍林签署完毕。
这个同盟是非军事性的,条约大致规定:在三国之一与第四国交战时,所有三国均应互守善匈帝国保证的新地位及利益,即指奥匈帝国对波黑的占领。三国相互承诺,在对土耳其欧洲部分领土有任何改变前,必须进行三方协商;三国均承认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不许军舰任意通过,并监督土耳其执行。
十月份的时候奥件交大臣海默尔突然身亡。原驻俄大使卡诺基接任。
882年月,俾斯麦利用意大利与法国抢占突尼斯失势,又乘机签订了意大利、奥匈和德国的三国秘密同盟协定。但此一举动又使俾斯麦和德国再次开罪于教皇,因为罗马教廷的世俗权力正是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