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也。”戏志才看完,突然间,有些明白张紘为什么对朱魁如此推崇了,单单博学多闻,就让甘拜下风。
“先生过谦了,此都乃小道耳,怎及先生满腹经纶,治国大才。”
朱魁说没有错,汉时士农工商,农虽然拍排在士后面,与商人的地位相差不多,或者更有不如,少有读书人喜欢,常有士人贬斥为外道,小道。戏志才寒士出身,所有才略知一二,也不排斥,若是世家士人,早就对朱魁所为不屑一顾。
“先生,其实昨晚魁想了一夜,其实只要有足够的盐,我们可将抹在生肉上,在置于阳光下暴晒,便不容易腐坏,那水中打来的鱼亦可同样处理,虽然届时营中多有异味,但存个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先生以为如何?”
戏志才尴尬的说:“公子既然已有主意,执行便是,何况志才于此事知之甚少。”
朱魁点了点道:“好了,今rì大有收获,又与先生畅游了一番,真是愉快。”看了看天:“已经响午了,我们就此回去吧。”
回到城中朱魁召来王钱,他多在中原行走,王氏商行中原一带的事物多由他负责。
“王钱,这长社县内的商户你可知几分,有几家米商?”
王钱低头想了想便回道:“长社县最大米商乃方家米行,主人方善福,为人倒也不错,平rì在城中倒无恶评。”
“前番皇甫中郎征收过这些商人不少粮草,但是为商者皆狡猾之辈,想必家中定然还有不少私仓,你去帮我查查看。”
“喏,明rì回报主公。”王钱说完,见朱魁挥手,自行退了出去。
当夜,王钱前去拜访了城中另一家商行-韩氏,韩家主要贩卖私盐,所谓盐米盐米,二者最易相熟。那家主韩林见王钱到来,十分诧异,很客气的将他接了进去,原来朱魁麾下的王氏商行因曾是水匪之便,与各地商行都有联系,且王氏商行与赵氏商行一同经验私盐,那王钱也因此韩林更是十分相熟。当夜二人深聊了三个时辰之久,方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