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生,强弱流转,盛极而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块镇魂石镇压这些将士忠魂近1500年,本身已颇具灵性,甚至已经修出血脉。如不能尽快处理,恐吸食活人生魂,因此我们必须借助山神的灵气将其镇压,重埋入土,以期化其灵性之中戾气,勿要为祸此方兄弟百姓。”
外公说这这些,大家已经已经远远看见山神庙了。
西北的黄土高原上的山神庙有着明显的特征,有去过西北的人都知道。你要是看见一个山嘴,而且恰好背山向阳,那这个地方,八九不离十,半山腰上有个小窑洞,门口两个小石狮子,里面正坐着一个不知道啥名,但特像关二爷的山神,边上两个小鬼塑像,一个拿书,一个拿纸笔,做登记状,似向山神汇报工作。窑洞口安着一个大木门,门面刷成大红,门框以上为纯黑。黑门楣上写着三个红色的大字“山神庙”。简单但齐全的一个小庙建成了。
西北在古时候作为抵御外租入侵的正面战场,随着以前的古羌族、古突厥族陆续被中原王朝消灭,其余的人被汉人同化,也都迁往更为繁华的中原腹地。只留下这古老的黄土高原和西北风诉说着曾经的苍凉和悲壮。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幽怨从前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西北远离了繁华的中心,只在城破国灭,无路可逃的时候,这里才会偶然被人想起。等到转过身来,一旦功成名就,得了天下,西北人民又再次被遗忘在无人理睬的角落里。正是因为这样,西北才保存了自周祖以来中华名族最淳朴和最彪悍的民风。他们敬天爱人,相信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南方的读书人花重金修建祖祠,祖坟,编纂族谱者不计其数。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里面讨论编纂族谱的时候,曾经讲述过他们家族在解放后重修祖祠,编纂族谱的时候发生的诡异故事。说是解放后,他们家族一个大支,现居江西,辗转多方,历经艰苦找会本家,最后认祖归宗,后为了确认血脉,以期获得永久认可,随一致同意编纂族谱。而他自己又学有所成,名声在外。族内老人们想让他来主持,他推脱再三没有坚持,只说自己才疏学浅,不能胜任。最终只同意当个审核校验。大家也都同意了。后来在编纂族谱之中,屡有发生祖祠之中夜半鬼哭的事情,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还是有个老人家说出缘由。这是那些在战争中断后的本家冤魂,看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