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三十七章 平定百越 二(1 / 3)

大秦帝师 殷扬 1982 字 2021-08-01

?

从秦始皇开凿发渠,把湘江和漓水连通之后,桂湘走原进入岭南的重要战略通道,为了经营岭南,历代对灵渠修缮不绝,就是今天灵渠仍然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不如古代巨大。

灵渠的开通,产生的另一个后果就是桂林的崛起。自从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后,由于岭南之有大量的土著,对中原文化的认同远不如后世高,再加上东西走向的五岭把岭南与中原隔开,虽有五岭通道和灵渠这些战略通道,其交往也是不多。

正是由于五岭的险峻,只要塞断五岭通道,控制住灵渠,则中原进入岭南就困难得多,是以秦末赵佗得以控制住数十万驻守在岭南的秦军,没有回归中原,参与平定农民起义的战争,这也是秦朝得以迅速瓦解的原因。

我们一直赞叹项羽在巨鹿一战中以少击多,以弱胜强击败章,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其实,仔细研究这段历史后可以得出结论:项羽在巨鹿一战取得的成就没什么可以称道的。因为他面对的并不是秦军真正的主力,而是临时由奴隶和死囚组建起来的军队,只不过在章统率下打了几个胜仗而已。

当时秦军真正的主力一部分在北边防守匈奴,农民起义之后,这支军队行动迟缓,迟迟没有赶到战场,等到赶到战场时,大势已去,至于为什么行动如此迟缓,至今是个谜。

另一支主力,就是驻守在岭南,赵佗听到中原内乱的消息后,决定割称王。下令塞断了五岭通道,这支军队数量庞大的百战精锐之师再也没有回归中原,抛弃了他们亲手创建的大秦帝国,诚使后人叹息。

桂林本是岭南的一个小方,并没有重要作用,正是由于灵渠的开通,桂林的战略位显著提高,因为经由湘桂走廊进入岭南后,上岸的最佳点就是桂林,是以桂林成为中原进入岭南的战略基。后世王朝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建设,桂林才得以日渐成形。

秦始皇平定百越之后,在这里设立桂林郡,正是基于战略上的考虑,也是桂林战略位得到重视的明证。

周冲对桂林的重要性非常清楚,张良游历过岭南,对岭南情况很是熟悉。再加上洞察秋毫的秦王卓越的战略眼光,经过商议,决定此次南征,西路军经由灵渠进入岭南,沿漓江南下,在桂林建立一个战略基,中原运来辎重、装备、粮草在这里上岸贮存。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的,西路军统帅屠>+

此时的桂林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镇上人口有限。今天注定是桂林历史改变的大日子。自从商周之后,中原人进入岭南,就把中原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