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前已经是员工股当中第一人了。
王阳采用的是先分公司持有股。后按集团股来等价兑换进入高层董事局。
比如沈佳怡把上嗨分公司做大,盈利特别高,集团就会按20%股来估值价格,在高层空缺位置时候,让分公司负责人上位,集团以集团股来等价购换子公司股,完成一个发展与融合的过程。
这是星驰传媒集团在成立新公司,采用的一种比较创新举措的战略合作方法。
红月按照董事长王阳的指使,她在上嗨迅速的成立了沈佳怡分公司后,转而又找到了另一位合作伙伴张翰。
沈佳怡、张翰两个新加入成员。就不属于原始股东,按照王阳的命名就是“开拓型新股东”。
“开拓型新股东”的招聘资格一般是在行业内已经有过大量的人脉经验,但是又缺乏资本和更大的平台,或者在创业过程当中遭遇到了挫折之后的人。
沈佳怡是前者。张翰是后者,一个是国企的女强人,因为缺乏创业精神,但是又不愿意继续看脸色打工,所以加入了星驰,成为了上嗨站的负责人。
张翰是创业影视公司失败。和颜乐的类型相似。
上嗨站,则是暂时以运营作品和作品周边的文化出版为主要业务,这是沈佳怡的老本行,她做起来很顺手,又带着团队而来,所以几乎刚刚上班,没两天的功夫就把《藏地密码》在上嗨销量提高了25%!
王阳只给沈佳怡的分公司支配了1000万子公司资金支配权,公司总价值也不过1500万,至于说以后这个分公司是扩大化,还是倒闭,完全就要看沈佳怡自己,集团唯一能够提供的就是内容和版权的授权运营运作。
广周站的张翰分公司,因为是涉及到了影视与艺人经纪,也以这两个业务为主要收入盈利点,加上张翰有过掌管运营过亿资本的经验,所以成立开始,资源和资本都和颜乐几乎一样,初始资金投入了7000万,计划在一年内投入2亿,用于制作王阳作品的影视剧。
比如说《第一次》、《和空姐》这两部都市言情小说,也都可以让张翰的分公司来全权的处理运营。
总结下来,在2006年接下来一年里,王阳对星驰集团的要求和规划是这样子的。
一、燕京分公司投资制作《飘渺之旅》、《完美世界》手游、网游、动漫三大产品。
二、上嗨分公司运营《第一次》、《和空姐》、《藏地密码》、《飘渺之旅》、《完美世界》五部,以及一年内王阳再创作的小说作品的出版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