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舰炮协防,加上厚厚的钢筋混凝土要塞,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条件下,陆军重炮移动和运输非常困难,扶桑陆军装备的最大口径火炮是210毫米榴弹炮,已经是极限了。
其发射的高爆炮弹重量约200磅,能够炸碎中小型混凝土碉堡,但是对大型要塞就无能为力了。
日军需要的是300毫米口径以上的重型臼炮,口径越大越好,威力越大越好,最好能一发入魂。
重型臼炮别看形状简单,这种超大口径的攻城重炮用途单一,数量极为稀少,铸造难度非常高,仅仅开模就需要很长时间,基本上只能在现有存货中想办法。
李建洋上尉的话,让汉密尔顿少将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对呀,怎么忘了这茬了?
克里米亚战争时间过去半个世纪,若不是李建洋上尉提醒,汉密尔顿少将真的想不起来英国陆军还有这些存货,他立刻兴奋的站了起来说道;“赶紧给国内发电报,让他们立刻查找档案,看看这批攻城重炮藏在哪儿了?”
“将军阁下,我建议还是由陆军部下文,我们远东军事观察团恐怕力度不足,您知道的……国内部门办事拖沓,有可能耽误了前线的大事儿。”
“说的非常对,确实是令人深恶痛绝的弊病。”汉弥尔顿少将兴奋的叉腰在屋子里面转了两圈,忽然停下脚步,用手指着李建洋上尉说道;“如果这批重炮能够如期送达前线,我应该称呼你一声“李少校”,相信不会有人存有异议。”
“多谢将军阁下。”
“这是你应得的伙计,做得非常好,明天晚上日军南满司令部将会举办高级酒会,希望你作为我的副官出席,我会亲自把你介绍给大山岩元帅。”
“多谢将军阁下,我只能说……不胜感激之至。”
“哈哈哈……”
哈密尔顿少将哈哈大笑起来,这时候麦克少校端着煮好的咖啡走进来,见此情景不由的一愣;
将军阁下如此喜怒无常,难道是更年期到了吗?
离开英军观察团驻地
李建洋上尉策马走在辽阳城的街道上,入眼到处都是身着黑色军装的扶桑兵,还有躲在犄角旮旯处向外探视的清国民众,他们头上戴着瓜皮小帽,脑袋后面留着辫子,脸上满是麻木和无助神色。
在这片属于清国的大地上,日俄两国的血腥战争连绵不休,原本的主人却沦为看客,这是何等悲哀的一件事情啊!
大洋帝国是最早觉醒民族意识的国家之一,数十年以来,报刊杂志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