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也打掉了米国一片欣欣向荣发展的心气劲儿,推着德国坐上了世界经济强国的头把交椅。
李福寿没想到的是;
由此带来了德皇威廉二世的极度膨胀,在赢得米国巨额战争赔偿之后,投下了大笔军费在陆军部队中发展装甲兵器,从而给英法俄带来了更大的麻烦,造成了更惨重的损失。
这一因一果,莫非天定?
1910年9月27日
德国陆军部与大洋帝国签署一份重磅级合同,价值高达1.4亿金洋,大洋帝国将提供560台猎豹中型坦克及生产线和技术,提供800台野狼轻型坦克及生产线和技术,提供80台95毫米自行火炮及全部技术授权,提供60毫米,80毫米,100毫米迫击炮技术授权,提供1.5万辆六吨载重货车,提供8000千挺02式轻机枪及生产线和技术授权等等一揽子合约,这么多先进武器足以装备四个澳式装甲师,两个炮兵师,二十个半机械化步兵师。
这份重磅级合同的签署,立马挑动了法国人敏感神经,他们可是亲眼见证大洋帝国陆军装甲部队在北美大陆上一路驰骋,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威风气概。
德国人购买这么多装甲武器要对付谁?
这特么还用说嘛,用脚趾头想想也是来对付法国人和英国人的,简直把法国人气炸了肺。
原本是法国人先谈的交易迟迟定不下来,这是因为法国内部已经开始研发坦克,他们研发的有侦察坦克,突击坦克和巡洋坦克三种,而且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在1903年时候,法国人就将75毫米火炮装在了一台拖拉机上面,为法国陆军做演示,可惜得到的回答非常冷淡;
这是一种昂贵而又愚蠢的玩意儿,有这笔钱不如多购买6门大炮或者100挺机枪,简直是败家子。
然而,北美之战极大的改变了法国陆军的看法,依法国强劲的工业生产和研发能力,搞出属于自己的坦克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法国人并不是真心想要买,而是想取巧得到几辆样车借鉴一下。
法国施耐德公司将霍尔特拖拉机改造成火炮牵引车,这在法国军方看来就是绝佳的合作伙伴。
到了1910年9月中旬,第一辆样车正式下线。在向法国总统展示后随即就获得了400辆的订单,这就是“施耐德”CA1坦克(CA在法语里面是突击车辆的首字母缩写)。
这辆坦克可谓是彻彻底底的贯彻了埃斯顿火炮运载车的思路,整车看起来就像是在一个拖拉机底盘上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