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万人口,版图变得支离破碎。
而原奥匈帝国的版图内就更混乱了,真可谓群魔乱舞。
英国远征军率先占领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并且对其实施军事管制。
然后, 各国开始争抢地盘,大洋帝国占领了利比亚,英国占领了叙利亚,约旦,阿拉伯半岛和伊拉克,
然而,这并没有满足英国人的好胃口。
在占领上述区域之后,英军开始向黑海地区进发,企图夺取海峡的控制权。
他们希望将势力从黑海连结到地中海,以扩张对高加索地区的野心,除此之外,英国还想将势力伸向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
恰巧的是,沙俄的新政府对该地区也非常有兴趣,并且派出了大量人员渗透亚美尼亚,扩大俄国工人政权影响力。
希腊王国要实现伟大理想建立一个大希腊王国,提出了对伊斯坦布尔及其周边的领土要求,胃口大的也不怕撑死。
这得到了英国首相乔治的支持,在李福寿看来,这纯属口惠而实不至,属于高级调戏的一种。
意大利人希望执行《圣尚-德莫列讷协定》,控制安那托利亚南部,在奥斯曼帝国身上切一块肥肉下来。
法国则迅速出兵占领哈塔伊、黎巴嫩及叙利亚,并希望行使《赛克斯-皮科协定》权力,接管安那托利亚东南部分地区。
法国签订的《法国-亚美尼亚协定》承认亚美尼亚在地中海区域的主权,以换取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的创立,扩大自身实力。
1918年12月21日,亚美尼亚籍法国军团在阿达纳登陆,大肆侵占周边领土。
总之,现在已经崩塌的奥斯曼帝国疆域内,呈现四分五裂的特征。
战争刚刚结束
大洋帝国和英国就率先动手抢占地盘,法国、意大利、希腊、亚美尼亚等战胜国也不断向奥斯曼帝国派兵,企图从战败的奥斯曼帝国手中捞取更多的地盘。
这年头,手快有手慢无,动作慢连口屎都吃不上热乎的,不管怎样先占领了再说。
而在俄国,由17个国家组成的干涉军大举入侵,总计23万人,支持当地白匪打击俄国工人新政军队,在东欧和中西伯利亚燃起战火。
这其中
以扶桑国最卖力,到了19年初共出兵7万余人排在第1位,以远东海参崴为基地,从东向西顺着西伯利亚大铁路攻击前进,将战火燃烧到中西伯利亚地区。
排行第二的是捷克军团约5万余人,他们原本是奥匈帝国战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