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打发人去你七妹妹那里看看,问她帮忙抄的经卷是否准备齐了。”苏氏又对劳氏吩咐,“再吩咐厨房里准备些鹅油卷,给你七妹妹送去。她爱吃那个,咱们府里厨子做的更合她的胃口。”
苏氏一点也不避讳柳若姒,就这么口口声声地念叨着苏晴暖。王府上下这么多人口,像这种浴佛节抄写经卷的事情,偏就交给苏晴暖来做,即便是在苏晴暖被送走之后。
昨天柳若姒得到的消息,苏氏已经在永靖王面前说起要接苏晴暖回来住的事情了。不过,永靖王并没有答应。在这种情况下,苏氏还是如此,其态度已经显露无遗,看来是铁了心的。
“这抄经的事,说起来实在劳神费力。往年都是劳烦七妹妹,说起来是我的不是。我这粗手粗脚,也没读过多少书,不过略认识几个字,实在做不来这样的事情。”劳氏也忙应了,一面看了柳若姒一眼,就又对苏氏笑道,“如今可是不同了,弟妹才学过人,弟妹的字,还是柳翰林亲手教导出来的,即便在翰林院那些大儒才子中,弟妹的字也颇受推崇。父王还曾经夸过弟妹的字。”
“以后这样的事,说不得就要交给弟妹来做,也好让七妹妹轻省轻省。”劳氏继续笑着道。
苏氏端起茶杯,垂下眼帘,慢慢地啜/着香茶。
“抄经这件事,本来是交给世子妃的。世子妃身子不好,才转托了七丫头。今年已经交托给七丫头了,想来她也该抄写的差不多。明年,再说吧。”沉默了半晌,苏氏才说道。苏氏虽解释的很仔细,并没有看柳若姒。
“只要母妃不嫌弃,母妃尽管吩咐。”柳若姒隐隐觉得,苏氏是在暗示着什么,或者是在强调着某件事,但还是笑着答道。
晌午时分,柳若姒正在屋里抄写经卷,就有春晖堂的婆子领了一个小丫头提了食盒过来回话。
“……七姑娘十分想念三夫人,七姑娘/亲自下厨,做了这一盒的马蹄糕送给三夫人。”小丫头行了礼,一板一眼地向柳若姒道。
原来苏氏打发了人去看苏晴暖,苏晴暖随即就打发人跟了过来向苏氏请安,还捎了马蹄糕来给柳若姒。这个小丫头是苏府里服侍苏晴暖的,看样子很是机灵,能说会道。
柳若姒就让人将食盒接了,一面吩咐打赏这小丫头和跟来的婆子。
“你们七姑娘在家里可还好?”柳若姒就问那小丫头。
“回三夫人的话,姑娘一切都好,只是家里没有同龄的姐妹,姑娘时常念叨起三夫人,说跟三夫人投缘。”小丫头忙就陪笑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