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也未必能捱得住,何况六年?我记得咱们刚成婚那一会儿,你还时不时的让人去请我,时而哭闹。只是那时两府关系剑拔弩张,我心中极厌恶你,所以从来不假辞色。后来听说你悬粱自尽,去看了一回,你便沉静了许多。可是从那时起,便想到了这段往事?所以再不自怨自艾,做那无谓之事了吗?”
傅秋宁心想:这可是你给我找的好理由,不用都对不起我自己。
因点点头,却听金凤举感叹道:“这些日子,我时常觉着你是我的知己,却总是又心存疑虑,觉得咱们也未必就能事事都想到一起,如今你这样一说,我才真正确定,你的确就是我的红颜知己了。俗语说,千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我却没想到我竟是这样的好运道,自己的妻子,就是自己唯一的红颜知己。只是,却不知,这终究是幸抑或不幸?”
彼时见他二人说的融洽,金明和玉娘等人都是懂眼色的,便领着孩子们先跑出去了,秋宁起先还没注意到。这个时候发觉话题又向自己不想提及的方向奔去,再想找人搪塞时,才发现身边竟一个可用的人都没有。不由暗骂这些墙头草真是太可恶了,自己帮了她们六年,如今竟然全都听一个总管的,专门帮着金凤举把自己往死胡同里逼。
“幸或不幸,全在乎一心。小侯爷怎么倒忘了我们刚刚,说的话呢?”傅秋宁深深叹口气,暗道小侯爷,你是不是就觉得没有一个女人能逃过你的魅力?几次三番拿言语试探我?其实我虽然碍着您的身份和恩情没有下狠心打击你,但那些话里的意思也应该很明白了吧?以你的聪明,本不该这样穷追猛打,却因何步步紧逼?既如此,就让我给你一个明白,反正几百斤柴炭已经到手,你总不好再因为我拒绝就拿回去吧?
果然,就听金凤举仍不死心道:“的确在乎一心,然而不知足者常乐,乃人之常情,有些东西,不去攀摘尝试一下,焉知不可得?若努力一番便可得,却偏偏放弃了,岂不是一芒之憾?”
傅秋宁因就慢慢停了脚步,似笑非笑的看着金凤举,金凤举也便灼灼看着她,二人视线交汇,其中意味纠缠难明。
过了许久,才见傅秋宁再次举步,悠悠道:“妾心如古井,狂风不起澜。茶凉烹沸易,覆水收回难。小侯爷,若是努力便可攀摘得到,固然应该努力。但若是倾毕生之力,也终是徒劳无功,比如要将狗尾巴草变的和青松一般笔直青翠。这种根本不可能之事,又何必去费心思呢?”是这个结果,果然还是这个结果。金凤举从傅秋宁面上收回目光,轻声道:“不尽力一试,又怎么能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