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别人活得,凡事都要顾及别人的想法和看法,这样的人生就太累了!”
这丫头哪里知道身边这位看似淡泊名利的“大师”,其实早就兴奋的心都要跳到嗓子眼了,孺子可教也,看来几天的思想教育没有白做,陈子龙他们终于没有辜负他的期望。
成为江南著名读书人的好处非常多,首先能够提高自己在大明朝廷的身价,皇帝和宦官集团求才若渴,必然对他是另眼相看,文官抱成团和他们作对,需要有个这样的人物缓冲或者破解这个僵局。
文官集团的排斥心也减轻了很多,甚至还会吸纳他进入核心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家都是清高的读书人。辅助的还有保命功能,如果勋贵集团还想要对他施加见不得光的暗杀手段,就要多考虑后果了。
韩文熙急急忙忙的来到韩赞周的府邸,把这个消息仔细说了一遍,然后道:“义父,陈清扬此人的确有真才实学,竟然能够折服几社的陈子龙等人,可见绝不是个简单人物。现在南直隶地区的读书人,把他传扬的快要变成圣人了,记得在此之前他想要谋求个官职,我们是不是要锦上添花,把人情多卖一点?”
韩赞周听到这段话非常满意,缓缓的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你说的这些事情我都知道了,东厂的探子很关注他,原来我看他有经商的天赋想给他一个皇商的身份,替内廷和司礼监赚银子,进而为我的提拔铺路,可现在就不能这么安排了。”
接着说道:“以陈清扬的才华和声望,将来必定会前途无量,入阁拜相也不是没有可能,当皇商太浪费了。文熙啊,这次你的眼光的确不错,在他落难之时伸出援手相助,他必然会有所回报,我已经写了奏章加急向万岁爷推荐他,还有一封密报飞鸽传书发给高公公,我们司礼监一定要把陈清扬收为己用。”
这位义父平时很少夸奖人,韩文熙也是觉得很得意,说道:“义父,陈清扬这次把徐允爵他们坑的满地找牙,所有的现银都被套住了,仓库中堆满了货物,一时之间找不到买家,恐怕很难收场了。”
韩赞周说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勋贵们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套也很简单,向陈清扬低头让出一部分利益,事情就结束了,我相信他们这点智慧还是有的。根据东厂传来的消息,户部四汌清吏司郎中已经从京师动身了,为的就是江南一带的商税,这就逼得他们不得不低头了,面子重要还是小命重要,傻子都能分得清楚。”
又说道:“高时明公公昨天晚上飞鸽传书给我,现在的形势非常紧迫,军饷和赈灾款项严重短缺,再这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