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新甲回到兵部衙门之后,还在为刚才的事情有些愤愤不平,皇帝未免也太纵容这位镇边侯了!兵部派到前线的监军,代表的是兵部代表的是他自己,竟然没有干涉用兵的权力,那去了还有什么用,要是这样,送一尊泥塑木雕不是更好吗?
其实在陈新甲的心里,很看不起陈清扬,这也是大明文官的通病,正牌子科举出身的进士,从来都看不起不经科举正途而上位的人,想到一个商贾出身的落榜举人,能成为堂堂的镇边侯,他认为简直是朝廷的耻辱,什么时候大明爵位这么不值钱了?
虽然皇帝有话在先,不让兵部监军插手辽东的战事,可陈新甲还是不想就这么老老实实的听命,他打算借这件事情,在军队发出自己的声音,压制住兵部一些人的轻慢之心。[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com]
六部衙门向来是论资排辈的地方,他虽然是堂堂的大司马,可兵部的大佬们其实并不买他的账,这些人斗争经验丰富而且嫡系众多,表面上俯首听命,实际上阳奉阴违,他发出的号令做出的决定,往往执行的时候会有很大偏差。加上他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会说空话放空炮,所以在衙门中的威信力日益下降。
为了自己的前程着想,陈新甲决定要利用这次机会动动手脚,想来那位镇边侯,还不敢公然和兵部撕破脸皮,只要把辽东给理顺了,谁还敢轻视他的能量?
再说,如果对方不吃这一套,还有皇帝这张虎皮撑着呢,帝王猜忌领军将帅是通病,陈清扬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点,几乎统帅全国一半的军队,甚至可以威胁到朝廷的安危,在这个问题上,想来皇帝是支持自己的。
不过他不打算搞得关系太僵,那个镇边侯是个什么人物,陈新甲心里有数,司礼监那群裤裆没鸟的阉贼,都站在陈清扬一边,双方有很深的利益关系,把事情做绝了,万一惹恼了司礼监,别看他是兵部尚书,照样吃不了兜着走。
必须要找个替罪羊在前面冲锋陷阵,想到这里,陈新甲马上就命人传职方清吏司郎中张若麟来到二堂。等上完茶,他淡淡的说道:“天石啊,这次我向皇上进言,把你派到辽东前线当监军,知道是为了什么吗?”
张若麟毕恭毕敬的说道:“属下不知,还请大司马明示。”要说真不知道,那才是活见鬼呢,这位兵部尚书大人自从上任以来,就看不惯镇边侯的位高权重,而且那人在辽东的一系列举措,断了兵部大佬们的财路,光是为了补足欠下兵士的军饷,就搞得辽东将领们差点吐了血,什么时候吃到肚子里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