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那名汉子见得张绣平易近人,也就放得开了许多。
只见小陆谦一拉张绣,将人群分并,众人见到是陆谦也都愿意让路与他,对于后面跟来的张绣亦不敢得罪,使得张绣顺利地来到人群之前。
见到前面的那东西,张绣惊讶地叫道:“这是翻车?”
所谓翻车,又名龙骨水车。其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可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功效大大提高,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满。
这翻车主要是为高地不易取水的农地所用,只要将翻车一端置于取水点,另外一面连接沟渠,无论是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都能驱动,可以说是古代农业灌溉上的一项大改进。
张绣穿越之前不是农民,对翻车不太熟悉,但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都要去学农的,张绣就是在那时候见过翻车的模型了,隐约还记得当时有提及到翻车是古代农业一项很重要的工具。
张绣曾经于春耕之时下过田。虽然是有一点装模作样的意思在里面,但当时张绣亦观察过百姓所用的灌溉工具,是没有翻车的,当时张绣也没有在意,只是感叹了一下灌溉工具的落后而已,对于农业这些,他实在是无能为力。
不过如今见到这真实版的翻车,张绣却不由得激动起来,连同方才所叫的那一声也甚是大声,使得周围的百姓都听到了。
这时,一名文士打扮,与张绣年龄相仿的人几步来到张绣跟前。问道:“这个兄台。你在何处见过此工具?为何得知它的名称?”
这话却是问倒张绣了。他自不可能明说,于是寻了个借口说道:“却是于书中见过,名称也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时,那名文士才觉得自己有些失礼。向张绣拱手一礼道:“在下马均。草字德衡,不知这位兄台名讳?”
张绣拱手一礼,答道:“在下张思,草字伯渊。”却是张绣取了张绣的绣字偏旁的谐音来作名。盖因张绣的名头太大了,报出来自然不好。
马均听得,奇道:“均亦看了不少书籍,却是从未见过书籍中有记载这翻车的,不知伯渊是从何观看的。”
张绣笑了笑。说道:“却是从宛城那图书馆处看到的,不过这书籍名称思也记不起了。若是有机会,思定当寻来与德衡兄一观。”
马均听得,洗然大悟道:“原来如此。”